侵者
林修将脑波仪的“检测模式调整为a频段重点监测”
,随后带着仪器,前往心灵枢纽文明的“公共活动中心”
——这里聚集了大量居民,是寄生体传播的重灾区。
他让居民们依次佩戴脑波仪的检测头带,进行脑波检测。
检测进行到第15人时,脑波仪的屏幕上突然出现“规律性的锯齿波”
,a频段的脑波频率稳定在1oh,没有丝毫波动。
“你最近有没有出现情绪失控、记忆模糊的情况?”
林修不动声色地询问对方。
对方眼神闪烁,强装镇定地说:“没有,我一切正常。”
但就在这时,脑波仪突然出“滴滴”
的警报声——屏幕上的锯齿波频率突然升高,显然是寄生体感受到威胁,试图干扰检测。
“你被意识寄生体入侵了,请配合我们隔离观察!”
林修立即示意身边的防护队员,将对方带往隔离区。
通过进一步检测,确认对方确实是被寄生者。
接下来的3小时里,林修用脑波仪检测了2oo名居民,成功识别出37名被寄生者,其中包括1o名隐藏极深、未表现出异常的“潜伏寄生者”
。
“脑波仪的识别准确率高达1oo!”
研究团队负责人激动地说,“有了它,我们就能快找出所有被寄生者,阻止寄生体进一步传播!”
但林修知道,仅仅识别还不够,必须找到阻断寄生体传播的方法,否则仍会有新的居民被感染。
二、脑波屏蔽贴的“意识防御战”
:用频段阻断筑起心灵防线
林修对脑波屏蔽贴进行改造,将其“阻断频段设定为8-12h的a脑波频段”
——这正是寄生体传播时依赖的脑波频段。
改造后的屏蔽贴,能在人体头部形成一层“无形的脑波屏障”
,阻止外部的异常a频段脑波入侵,同时不影响正常的意识活动和心灵沟通。
“我们需要给所有未被寄生的居民贴上屏蔽贴,建立‘集体意识防御网’,阻止寄生体通过意识接触传播。”
林修说。
救援团队立即行动,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