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o5章 共生之境 跨域文明的深度融合与宇宙共同体新篇(2 / 8)

p>

,而碎星集群则用其独特的“碎星导航技术”

,为流萤宇宙域的星际航行提供坐标支持;

-医疗资源方面,18o个集群联合建立“跨域医疗数据库”

,将各域的特色疗法、药物配方录入其中,当“雾隐宇宙域”

出现罕见的“能量紊乱症”

时,数据库能快匹配到“云絮宇宙域”

的“云絮能量疏导疗法”

,并通过“跨域医疗舱”

实现远程治疗。

为确保网络稳定运行,联盟组建“资源监督委员会”

,由18o个集群各推选1名代表组成,定期审核资源分配数据,确保“公平、透明、高效”

委员会主席、来自“新域宇宙”

的星禾(星芽之子,35岁,熟悉大数据分析)表示:“物质共生不是‘一方给予、一方接受’,而是‘各取所需、各展所长’,让每一个集群都能在资源循环中找到自己的价值,这才是宇宙共同体的物质基础。”

第二层:文化共生层——构建跨域文明共创生态

跨域文化交流不再局限于“文化节展示”

,而是升级为“文明共创项目”

,18o个集群共同起“宇宙共生文化工程”

,涵盖文学、艺术、建筑、节日等多个领域:

-文学领域,来自15o个宇宙域的作家联合创作《宇宙共生史诗》,以多域文明五百年的共生历程为背景,每个集群负责撰写本域参与共生的关键章节,最终汇集成百万字的文学巨着,通过域网络同步布,成为所有同源生命的“精神读本”

-艺术领域,“星絮宇宙域”

的编织师与“云絮宇宙域”

的能量塑形师合作,用星絮物质与云絮能量共同创作“宇宙共生雕塑”

——雕塑主体是18o条交织的光带,每条光带代表一个集群,光带顶端汇聚成“本源共振球”

,象征文明的联结;雕塑放置在域共生枢纽的共生广场,成为跨域文化的标志性作品;

-节日领域,18o个集群共同将每年的“星语无疆盛典日”

定为“宇宙共生节”

,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