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o5章 星核星际信号中继站信号衰减危机(2 / 10)

道上,若无法及时送达,目标星球将面临粮食短缺风险。

“必须向联盟总部求援!”

伊娃·诺娃在紧急会议上拍板,她的声音带着从未有过的焦虑,“我们的技术团队已经排查了所有核心模块,但找不到问题根源,再拖下去,边缘星域的通信网络会彻底瘫痪。”

宇宙星际通信联盟总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一级应急响应”

,派遣以通信工程专家林修为核心的修复团队,乘坐“信号号”

救援飞船赶赴现场——这艘飞船配备了全套的“星际通信检测设备”

,从天线增益仪到量子信号分析仪,能应对各种复杂的通信故障,全程以光航行,仅用72小时就抵达了中继站。

林修团队刚一登上中继站,就直奔位于顶层的“主接收天线平台”

这座直径3o米的抛物面天线,是中继站的“眼睛”

,此刻却显得有些“狼狈”

——天线表面覆盖着一层厚厚的、呈灰白色的“星际尘埃与冰晶混合物”

,最厚处达5,在宇宙射线的照射下泛着微弱的反光;天线边缘的“主馈源喇叭”

外壳有明显的腐蚀痕迹,原本银白色的金属表面出现了大片棕褐色的氧化斑。

林修没有急于清理,而是先拿出“高精度天线增益检测仪”

,连接到馈源的信号接口上进行测试。

检测数据很快出来,屏幕上的曲线让所有人脸色凝重:天线的峰值增益从38db降至22db,信号接收效率下降42;在3o-5ogh的工作频段内,信号反射系数从o1升至o8,意味着大量信号被天线表面的污染物反射,无法进入馈源。

“问题比想象中更严重。”

林修指着数据对伊娃说,“这些尘埃不是普通的星际颗粒,而是含有‘硅化物’和‘冰晶’的混合物,它们会像一层‘屏蔽膜’一样散射信号;更关键的是,馈源喇叭内部的‘镀金触点’已经氧化,我刚才拆解了一个备用馈源,现氧化层厚度达oo2,这会导致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损耗增加3o。”

为了验证猜想,林修团队用“扫描电子显微镜”

观察了天线表面的污染物样本,结果显示:样本中含有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