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7章 形态畸变 存在形式的失控重构(2 / 4)

现出扭曲的形态标语:「稳定即枷锁」「畸变即自由」。

舰桥内,形态畸变引操作灾难:苏璃试图驾驶星舰,却因控制台突然&0t;气化&0t;(化作无法触碰的烟雾)而束手无策;储存的物资会随机改变形态(食物变成金属块,弹药化作水,且无法逆转),连最基础的&0t;工具使用&0t;都成了奢望——拿起扳手会被其&0t;同化&0t;(手臂变成扳手形态),放下后却现&0t;扳手嵌进了掌骨&0t;(与骨骼融合成怪异的结构)。

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形之本契:存在形态的平衡之光

面对形态畸变的失控奇点,苏璃将起源之石嵌入舰桥中央的「女娲-阿基米德祭坛」——前者造人体现&0t;赋予稳定形态的智慧&0t;,后者的浮力原理揭示物质形态的规律。

石头迸出柔和的形态之光(呈现出金色的模具形态,能为流动的物质赋予临时轮廓,又不限制必要的变化),其中流动着全宇宙文明对&0t;形态平衡&0t;的实践结晶:古地球人烧制的陶器(在可塑性与稳定性间找到平衡)、星舰文明的&0t;形态锁定技术&0t;(能让关键部件保持稳定形态)、硅基文明的&0t;自适应形态算法&0t;(在变化中维持核心功能)。

这些碎片编织成对抗形态畸变的「形之本契」,每个节点都闪烁着&0t;形态可控&0t;的光辉,像无数个模具,在混乱的流变中为存在赋予有序的轮廓。

凯洛燃烧本源形态认知力,将法则之书转化为「形态法典」,书页上的形态定义形成&0t;双重复合系统&0t;(既有&0t;核心形态保持&0t;的底线,又有&0t;必要变形&0t;的空间,如星舰主体保持流线型,局部可根据需求微调),法典释放的能量构建出&0t;形态稳定场&0t;(场内的物质形态变化放缓,且可通过意识引导,如想&0t;恢复人形&0t;,畸变的躯体就会缓慢复原)。

林修将意识沉入形态的本源核心,创世之琴的畸变形态逐渐稳定(光雾部分收缩成固定的&0t;辅助共鸣腔&0t;,额外的琴弦消失,只保留基础的七根),琴弦的振动能引&0t;可控变形&0t;(听众可通过意念让藤蔓般的头变回正常,晶体手指也能恢复原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