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楚家亲近,实在有违常理,恐怕居心不良。”
这时,礼部尚书苏威皱着眉头,上前反驳:“仅凭捕风捉影之事,就妄加揣测夜丞相与楚家,实在荒谬。
夜丞相一心为国,尽忠职守,岂会做出此等事?”
户部尚书周玉珩也点头赞同:“苏大人所言甚是,楚家答谢救命之恩,本是人之常情,怎能无端被抹黑成勾结谋私?”
刑部尚书郑惯离站了出来,他一心为外孙三皇子铺路,想趁机搅乱局势。
只见他捋了捋胡须,阴阳怪气地说:“话虽如此,但无风不起浪,既然有传闻,就不能轻易忽视,还是该好好查一查,以免朝堂被人暗中操控。”
靖王杨依泽神色冷峻,面容沉静,不紧不慢地迈出一步,声音清冷:“父皇,儿臣与楚家大公子楚羽珣相识已久,深知其为人正直。
夜小姐救他性命,楚家感恩回访,实属正常。
如今仅凭毫无根据的谣言就对夜家难,实在不妥。”
他的话语简洁有力,不掺杂丝毫情绪,却在嘈杂的朝堂中清晰可闻。
仁宣帝坐在龙椅上,神色威严,眉头微微皱起,目光扫视着下方争论不休的大臣们,最后落在夜明远身上,开口道:“夜爱卿,此事你作何解释?”
夜明远向前一步,恭敬地行了一礼,神色坦然:“陛下,小女救楚公子乃医者仁心,楚家前来答谢,也是人之常情。
臣一心为国,绝无任何不轨之心,还望陛下明鉴。”
他的声音沉稳坚定,没有丝毫慌乱。
三皇子杨依启则站在一旁,眼神闪烁,暗自观察着局势,嘴角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冷笑,心中盘算着等大皇子和靖王争个两败俱伤,自己便能坐收渔翁之利。
仁宣帝抬手示意众人安静,目光缓缓扫过朝堂,最后落在夜明远身上,开口说道:“朕深知夜爱卿一心为国,多年来兢兢业业,从未有过二心。
此事想来应是误会一场,朕相信夜爱卿的为人,此事便到此为止。”
“退朝。”
说罢,仁宣帝摆了摆手。
随着“退朝”
声响起,大臣们鱼贯而出。
大皇子杨依景和三皇子杨依启以及他们的党羽满脸不甘,一边往外走,一边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