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章 上学(4 / 7)

刹那灿烂 亨依尔 3278 字 4天前

学学生。即使这样,各家子弟依然还是家学或是私塾教授经史子集的居绝大多数,不是所有人都是那么相信新学的,即使是创办者自己心内也多是有些忐忑的,然而有省城甚至是沿海外省的办学的榜样给了他们一定的信心。不过德安府参与新学的人一直都很少,中间甚至几度面临中断的险境,幸火种犹存,终是保留了下来。亨家四老太爷和他那一拨前行者中又多数事随时易,竟念起传统之学的好,渐至保守起来,甚至到后来反倒又有些排斥新学,转而更多的投入本家家学,安心做本家学问起来,这又直接导致本府新学更是每况愈下。直到亨书勤接掌了本府参议,一番努力后把新学纳入衙门系统后,局面才一度有所改观,参与者才渐次多了起来,但依然是个稀罕事物。一个学校五个年级段十来个班级二、三百号学生的规模,德安府的启蒙幼教部在除了省城夏江府外,俨然为全省新学之冠,甚至有一些异地的生员也慕名到本府求学,声势甚至一度堪比之省城启蒙幼教部。只是初教和高教段都需到省城才行,然近些年省城内新学学生又多以德安府为全省之冠。全国的大学堂时下虽也并不少见,但数量也并没有太多,仅就京师和一些教育氛围浓厚的地方才有十多所大学堂,不少省州就是连一处大学堂都不可得。然而就只是这样,这些大学堂也有些良莠不齐的,除几个传承良久的大学堂外,一些大学堂里主要也是师资不足,积蓄的新学人才不足。原本秦荣正时,是筹备着在全国各省全面铺开大学堂、各府道广开中教初教部的,终是随着一声枪响,竟至日后无人敢再提办学之事,大多都是无疾而终了。而随着秦荣正的离世,新学原本向上的势头也没落下来。

    德安府新学在亨书勤的主导下,日趋兴旺,这在全国已属异数。亨书勤这些年来,一直在为本府新学忙碌,更是把自己的子女全部投入新学门下,即使是身体状况一直不甚好的长子旭东也不例外。亨老太爷原本属意亨旭东去家学,既能更好的将养身体,又能延续本家之长,一举两得的好事,也最终没能坳过二子的一片恳求,终是同意了。亨书勤在他那一辈兄弟中行二,与大哥亨书致,三弟亨书明乃一母同胞的至亲兄弟,俩兄弟也都有让自家的一些小子参加新学,支持兄弟的事业,只是没有兄弟那么激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