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百一十章 一路向北(3 / 7)

刹那灿烂 亨依尔 3427 字 2天前

  津门港的城市建设两极分化得很严重。临近码头一侧是一座座新起的大楼,还有各式各样渐渐有了规模的商业区,市面上也是人头攒动,相当热闹,能听到有不少人都操着和那国的口音,甚至还有些面容迥异的西洋人;而远离码头的是一个个低矮的离高式矮墙民居,院墙多是黄土夯就,房屋结构看起来和国内有很多的相似。只细较起来,还是能看出有很大的不同来,前出很长的廊檐在国内不少的民居中都日渐消失,而屋内陈设也更似是和那式。看来,在古风与和那之间,离高都选择了折中,不偏不倚,在新欢与旧爱间来回妥协。

    繁荣之地似是对外来的旅人更加的友好,经历了绿耶岛的五日行程,这回到了津门港后,三人很容易就找到了歇息的旅馆。也只有在旅馆之中住下后,亨亚日才真真切切的体会到自己这几天的行程仿似穿越了一个时代一般,然这二者的距离又是如此的近。这倒不是亨亚日矫情,只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对人的意义也自变得不同。早先人们造房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栖身,有个遮风避雨、寒暑少浸之所,或仅需尺丈方圆足矣。但随着食物的渐渐丰富,人们把生活起居飞部分慢慢都转移到屋内来,单单只追求栖身的生活一去不返。再后来,人们为了方便在家里阻止带有歹意的人或是迎宾宴客,屋子不得不又日渐大起来,功能更加齐全起来。只是屋子大起来后,人们慢慢的又开始从一些看似无用的地方开始装饰起自己的屋子来,以显示各个家庭的不一样。从门到窗,由墙及顶,再到家居,甚至慢慢的延伸出画梁雕栋来。从实用主义出发,这些或者并没有太大的不同,但你要是把生活倒退到早先的那一步,却也是不够的。亨亚日自也发现,自从随先生生活以后,眼界和经历且先不说,就这生活习惯上却是越来越便利,自己在这自四月份离家至今也不过四个多月的时间里,对新生活的适应性和依赖性远大于早先自己所经历的那十年。是什么缘由竟使自己有了这么大的改变呢?然而更多的其他人呢?

    到达旅馆的时候尚早,太阳也还并没有落山,三人洗浴完,葛自澹说道:“明日就又要早早登船出发了,却是没有时间准备了。难得现在有些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