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副宰相富弼感叹道:“官家,此诚为天地间一大文也,结构宏伟,取材丰赡,论古皆折衷至当,难得难得啊!”
枢密使韩琦也赞道:“官家,臣窃以为,自有书契以来,少有如《通鉴》者,此实为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亦学者必不可不读之书!”
三司使欧阳修夸道:“官家,臣以为,此书可与《史记》并列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为人君而不知《通鉴》,则欲治而不知自治之源,恶乱而不知防乱之术!为人臣而不知《通鉴》,则上无以事君,下无以治民!为人子而不知《通鉴》,则谋身必至于辱先,作事不足以垂后!”
翰林学士承旨王珪道:“官家...”
在场的重臣都把《资治通鉴》夸了遍,然后副宰相富弼出面问出了一个众人都关心的问题:“官家,不知此书为何人所著?”
富弼已经看过三册手稿了,这三册文风一致、修辞统一,再加上那如出一辙的笔迹,分明是一人所著。
“呵呵呵...”官家笑了笑,道:“是太祖四世孙赵世安在永安县皇陵守孝六年期间所著,前日由大宗正献上!”
众人面面相觑,谁也没想到此书居然是混吃等死的宗室子弟所著,这让他们这些自诩为帝国精英的顶级士大夫情何以堪!
“臣,为官家贺,为大宋贺!”副宰相富弼率先调整了心态,宗室出一大才,不正是国朝文治大昌的典范嘛!
“臣,为官家贺,为大宋贺!”“臣,为官家贺,为大宋贺!”
其他臣子也相继恭贺官家,赵世安好歹是大宋人,这要是别国人写的,那他们还有什么脸面夸耀大宋文风鼎盛、冠绝神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