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落难凤凰(2 / 7)

才,曹操历史上能统一北方,荀彧的作用不可或缺,是一个比肩萧何的人物。

    惟独有一点,荀彧虽是投效曹操,但却是心向汉室,辅佐曹操不过是为了对抗袁氏,铲除宇内的奸雄,兴复汉家的天下,并最终和有意天子之位的曹操走向了决裂。

    荀攸闻言,应声答道:“正如前言,我叔文若以袁绍非是能克定祸乱、兼济天下之人,终不能成就大事,故而弃袁绍而投曹操……攸前在襄阳,每每自兖州有书信递来,上言曹兖州略不世出、乃命世之才,所谓良禽择木而息,这大概就是我叔弃袁绍而投曹操的缘故。”

    “略不出世,命世之才,未免有些夸张了吧。”彭羕闻言不喜,这两个词他觉得用在刘璋身上更为妥当,曹操一个阉宦的后人,怎能用这样两个词语。

    荀攸也不恼,他坦言道:“曹操虽是阉宦之后,但不可以等闲视之,昔日许劭有言,言曹操乃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以月旦评许子将的眼光,当是不会看错……且我叔文若的眼光,攸一向是信服的,曹操固乃一非常人也。”

    荀彧眼光是不错,可惜还是不够好,刘璋不着意的摇了摇头,荀彧看中的曹操是比袁绍优秀,历史上也成功的将袁绍击败了,灭了袁氏的天子梦,可荀彧想让功成名就的曹操做周公,却是没料到曹操是想做魏王,乃至魏帝。

    不过这里也怪不得曹操,曹操年轻时或许真的是大汉忠臣,是一个梦想做大汉征西将军的少年,可等曹操横扫北方,功盖天下的时候,很多事情都由不得曹操了,正如曹操在《让县自明本志令》中说的:‘诚恐己离兵为人所祸也。既为子孙计,又己败则国家倾危,是以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

    曹操虽是号称奸雄,但文章中自有一股率真之气,生动、新鲜而富有个性,明明白白的告诉天下人,他是害怕放弃兵权后,曹氏宗族和夏侯氏只怕是要为人所害,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