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0章 建安四年(4 / 7)

将不知以何御之。

    入夜。

    官署的左厢,刘璋用手指轻轻揉捏着手上洁白的棉花-——当今之世称谓为吉贝的物体,而刘璋面前的案几上摆满了吉贝,这是张裔从交州寻觅来的棉花种子第一岁的产出。

    ‘不尽人意。’刘璋摩挲着手上的棉花,一来棉花的纤维似是有些细腻,不如后世的棉花厚实,二来一亩地的棉花产出有些少了,比不得后世的亩产。

    不过考虑到后世的种子乃是经过一代代的筛选,一代代的培育,数代高科技的加持下才有的良种,刘璋对于当下的收获,也就心满意足了不少。

    有了棉花,刘璋思忖起了配套的工具,首先需要取棉籽的器械,然后是弹棉花的器械。

    这里弹棉花器械的样式,他有一个大概的印象,也是他看过一部电影,其中弹棉花的器械奏响的音乐实在太过深入人心了,所以他记得很深刻,很清晰。    加上配套的器械,再推广棉花的种植,用棉花替代掉如今的稻草、轻絮取暖,是一件上利国家、下利百姓的大好事,对此刘璋打算颁布一条律令,将棉花纳入官府征收的税赋之一。

    当然,一开始棉花只是钱帛米粮这些赋税的替代品,毕竟棉花的推广需要时间,百姓需要去熟悉棉花这一作物的生长条件和环境。

    而刘璋的盘算,是将棉花作为一种高额度的替代型税赋,用以代替钱帛米粮这些传统税赋,让百姓觉得种植棉花有利可图,如此百姓才会有动力去摸索种植棉花,不然无利可图的事情,就算是百姓也不会去做。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刘璋有一种急迫感,但他也知道凡事急不来,事情总归要一件件去做,若是堆到一起去做,恐怕就如同时进行挖大运河、攻高句丽、北击突厥的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