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僰道县县长王国领着一众士民施礼的情况下,刘璋没有坐于马上,倨傲的受下,他早早的下了马,这个时候,他走上前去,向着王国说道:“僰道士民如此盛情,教璋惭愧啊,我不过是做了一些身为益州牧应该做的事情,何需盛大迎接,。”
刘璋的话一半是谦虚,一半是真情流露,正如他所说的一样,他作为益州牧,有什么样的权利,就要担着相等职责的义务,光享受权利带来的幸福和快乐,却不为这权利付出分毫,如这般丑陋的行事,他是做不出来的。
只是刘璋的这浅显自然的话,触动了几名站在王国身后,拿着鸠杖的华发老者,这些人都是年逾古稀的长者,活的时间久,见识的人多,目光自是开阔的。这些年来,益州担任郡守和刺史的官员,一个个只顾着大事聚敛,贪婪成风,如刘焉前任的益州刺史郤俭等,少有人为百姓着想,为百姓克定祸乱,开太平于蜀地百姓。
在以前一众虫豸的治下度过不少年月的长者们,见到刘璋这等稍微正常一些的益州牧,心弦不由被扣动,目光中泛起晶莹,饱含起了热泪。
这些僰道县的长者们不顾年纪大,腰板不行了,硬是强撑着向刘璋弯下腰,施以大礼,口中囔囔着:“愿明公万寿。”
在这些僰道县的长者们带动下,对刘璋领军南下平定南中的举动,抱有十成好感的僰道县的士民纷纷拱手弯腰施以大礼,向着刘璋真诚的吟赞道:“愿明公万寿。”
‘万寿。’原本不怎么将民心放在心上的刘璋,听到百姓如此诚心正意的话,此刻内心有些了触动。他相信,正如僰道县县长王国所说,僰道县的士民是自愿出城迎接他这位益州牧的,心意这种东西,是最难作假的,更不必说如此多人的诚心正意。
刘璋走上前去,扶起躬身施礼的几位长者,一一接纳款待,争取着这僰道县的民心。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