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乡非乡 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登城(2 / 5)

唐奇谭 猫疲 2554 字 3天前

府的海域不久,就有来自近岸的巡检快船,或是巡逻的海上走舸;接二连三的追赶、靠上来询问和盘查。但在见到了东海公室的旗号之后,又很快转变成异常恭顺的态度,主动加入护航和从行的序列。

    直到下一波前来探寻的巡检/巡逻船只靠近,这才接力一般的退还回自己的辖区。因此,在前后轮替了八、九波的护航巡船之后;冷不防广州府城外港区域的一角,就突然出现在了苍森绿郁、峰峦迭张的海岸线上。

    那是散步在大喇叭状的珠江出海口,连横起伏与海面波澜中的大小岛屿,以及绵延在这些海口岛屿周边,那些密密麻麻的渔村、港市和退潮后露出的礁岩、滩涂。在这些岛屿与渔村、港市之间,是纵横交错的航道。

    而在一些岛屿的山顶或是高岩之上,还有昼夜值守的望台和戍垒;甚至是隐藏着火器的炮台,居高临下俯瞰着岬角、峡湾中的主要航道,与港市的停泊水域。在东海船队靠近之前,就能远望到外海穿梭如织的船舶。

    有两头翘的波斯船、有多层夹板的昆仑舶;有形似半月的天竺船,有带着大量竹木构件的南海番船;乃至是少量帆桨并用的泰西船,也不知道是如何扛过一路风浪,抵达这里的;但数量最多的还是形态各异的唐船。

    其中既有宛如移动的小城,或是山丘一般的万石巨舶,也被称为木兰舟或是远洋船城;号称一次可以转载自持数月所需,运载千人远赴大洋外域。也有与之相比,如雀儿一般渺小的海鹘船,灵巧的穿梭往来船隙间。

    这种船头低尾高,船身前宽后窄,左右各置浮板四到八具,形如海鹘展翅而得名;是历史上最早的水翼船。因此,在牺牲了载重和体量之外,换取来的是极致的速度和复杂海况下的适航性;通常充当沿海传驿之需。

    在这些海鹘船上所悬挂的焰色旗和清波旗面前,大部分往来的船只海舶,都要优先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