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来的关键人物,已然远走他乡后就被串联了起来。
因此,在现有王姓八翼当中,出了女国主出身的昭城伯一脉,被王庭讨伐军所威慑的凌城伯,还有距离最远而当主年幼的封城伯;其他五家城伯都不约而同,参与了这场变乱,支持起兵的长治王。
除却明面上的声讨檄文中,现任的岚海王庭诸多失德乱国、残害忠良、悖逆宗法之类的罪状之外;最能打动他们,还有重建八翼之封,以城伯专重一方;废除和驱逐女主后,新王之下共议国政等。
他们虽各拥部众不过数千,但在一路裹挟,汇合了拥立长治王,自封大都统的夏金平;号称数万大军。顿时就对已抽调走大量兵力,而相对守备空虚的定兴府/岚海王城,构成了巨大压力和震慑。
甚至有地方的团练、镇防兵,成建制的倒戈和投降;也有被镇压和清算的先王部旧/残党;不满女主当国的王臣、蕃士,或者纯粹是想要更进一步,的投机分子/野心家,也争相加入这场变乱当中。
因此在短时间内,岚海城所带的王庭,就在各方坐视、内外交困中节节败退;又收缩外围兵力据守王城时,被潜藏的叛党内应打开了城门,将大半个外郭都变成了,烟火缭绕、厮杀惨烈的乱战场。
但在攻进了王城之后,先行抵达的四翼城伯;却是不约而同的放慢脚步,转而纵兵抄掠城坊,以为部下的犒赏和激励。却将进攻内城和王宫故垒的“重任”,让给率先起兵的大都统夏金平及麾下。
但未曾想到,身为国老/前王傅之子,现任东台藩主的夏金平,不但拥有独树一帜的精兵强将,还如有神助一般的再接再厉;很快破开城墙相对完好的内城西门,也让另外三座城门守军为之动摇。
因此,无论是城内的四家城伯,还是在与薄氏兵马对峙中,刚刚重创击退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