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乡非乡 第一千一四十一章 酝酿(3 / 5)

唐奇谭 猫疲 2350 字 3天前

势,即将被打破的前夜;那些李唐宗室\/皇族诸王们,也不甘寂寞的要参合进

    来,借机推波助澜或是搅乱浑水了?

    这无疑也为太子李弘的封岳嵩山之行,增添了更多的意外和变数,乃至是不可控的风险。但不管怎么说,上元五年秋,八月初三,己卯吉日;经过再三准备的封岳队伍,还是祭过祖道神后启行了。

    除了作为辅祭的门下右仆射李义琰等大臣,还比同封禅泰山之礼,配属了相应的清道、司乘、巡使、郞从和宦者、宫人、女史\/女官,内外命妇;及其随行,以及代表天子的金恪车,大驾卤簿等等。

    从行之人多达七八千。要说最大的区别,就是没有像泰山封禅一般,带上已经臣服大唐的突厥、于阗、波斯、天竺国、倭国、新罗、百济、高句丽等国的使节和酋长;作为封禅之礼的见证和威慑。

    而以东宫猫坊小使的身份,抱着几只猫咪的女孩儿,自然也在从属于裴妃的随行人员之中,并且得到了专属一辆马车的优待。只是此时此刻,在她的面前,却摆上了一本写满名字和出身来历册子。

    详细记述了自武德五年(公元622),唐朝举行的第一次科举考试;到近年因为征讨吐蕃,而在上元三年(677年)恩加的平虏破敌试\/制举;总计二十九次科举\/制举,六百多名选士的简明身籍过往。

    其中最具影响力的,则是显庆四年(659),唐高宗就在一次进士科考试后,驾临长安武成殿,召对天下诸州举人,也开创了殿试先河。据说,唐朝这次殿试开科八门,一次性录取了逾百名的举士。

    其中,郭待封、张九龄、元万倾等5人成绩优异,得皇帝赞赏,令「待诏弘文馆,随仗供奉」。而这批人也构成后来天后所仰仗的,弘文馆直学士刘祎之、着作郎元万顷为代表的「北门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