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上的美差/肥缺,则是作为天朝屏藩的内环诸侯。
因为距离中土足够近,往往可以享受诸夏同俗,交通往来不绝的便利,而时常有机会赶上国朝的年节贡礼,及时分润到一些节赐年敬。
其中,又按照东西南北的方位,分为三六九等各有差别。最苦寒的是北塞诸侯,号称终日肉奶不绝,吃的放出的屁都是膻味的;其次是号称天无三日晴的南中/安南诸侯,雨水多的可把人漂浮起来,但是粮食,矿产极丰。
而作为近岸宗藩/东海公室所在的夷州大岛,无疑就是那个肥缺中的肥缺了;因为距离中土太近了,花一天半日的就可以渡海上岸寻欢作乐。也不像海南岛一般,要在南海公室威势下夹着尾巴做人。
岛上也足够的丰饶富产,除了雨水多了点和偶然风灾到访之外,堪称是气候得宜的地方;还有诸多东海诸侯外藩,定期进献和到访;南海商人的中转途经,带来异常丰富多彩的舶来物和各色人等。
因此,孟凡谋取到这个职位,也是颇费了一番功夫。要知道,如今外派诸侯外藩的使臣职位,理论上至少有七八百个;但是其中一大半,都被朝廷认证的孔、孟、颜、曾四大圣脉的子弟所充任着。
也就是文庙供奉的至圣周公之外,陪祭的亚圣、复圣、宗圣、述圣的后人。其中的孔氏子弟主要活跃在新洲/北俱芦洲,负责教化和引导当地的殷人遗族,重归诸夏一体。而孟氏子弟则主要是在大小澳,开化列岛土蛮。
颜氏的子弟,大多在南天竺和东天竺,与当地的佛门护法军一起,对于那些(婆罗门各派)外道教门,进行伐山破庙、正本清源;而曾氏子弟走得最远,据说已经在南部膻洲的昆仑诸夷传道受业。
孟凡作为孟氏出身的旁支,能够得到这么一个美差,除了祖孙四代都奔走外藩的家门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