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加入伟大的基督教,成为护教骑士吧!对不起,我是锦衣卫!(2 / 3)

    到达大明以后,他发现大明虽然没有遍地的黄金,但大明的繁华却实实在在地让他感到震惊。他惊叹于大明的“治理与文化”,并觉得自己老家在“社会体系”上要比大明落后了不少。

    不过,随着在大明生活的时间越来越久,他也逐渐加深了对大明的了解,他看到了一个伟大的帝国正在走向衰落和死亡,这常常让他感到一股莫名的悲伤,甚至是一股无名的怒火。

    只可惜,他有心帮助大明,然而大明的权力大门却并没有向他敞开。他的那位营造官朋友最近受到皇帝的宠爱,但这与他又有什么关系呢?他明白,自己是时候离开了。

    黄河上段多穿行于穷山峻岭之中,水流湍急,礁石密布,一不小心就是船毁人亡,几乎没有航行的价值。

    从地理阶梯俯冲而下,从潼关旁边路过,汇入三门峡,就来到了一望无际的大平原。

    然而,到了平原以后,黄河水流确实变得平缓了,可是没有了明显的地形落差以后,河水又开始乱窜了,时不时泛滥一下,河流年年改道,泥沙淤积,形成地上悬河。

    地上悬河本身是可以通行的,但是由于地形抬高,没有支流汇入,航运无法四通八达,价值大大降低,唯一的作用就是由东向西往西安运送物资。

    冬天,黄河上游冻结,下游水位大大降低,甚至是断流,此时正是修缮水利的好时机。百姓农闲,可以拉来服徭役,疏通河道开挖的淤泥也是宝贝,可以用来肥田。

    汤若望在自己的日记里写下:“我在遥远的东方,见证了这场伟大的劳动。大河沿岸,几十万农夫在官员的带领下参与进来。

    他们团结一致,他们井然有序,甚少会有人偷懒,也不需要拿着皮鞭的监工,这与我们国家懒惰的农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我目前仍不知道帝国的官员是如何管理这许多人的,或许等我见到我在西方都城的朋友,可以得到这个问题的答案。

    是的,大明这个伟大的帝国拥有着三个都城,分别是西京、南京和北京,又或许是四个?!

    因为我曾在东方吟游诗人的诗词里面见到‘东京’的字样,只可惜这个东京似乎诡异的消失掉了,就像鞑靼之主铁木真的坟墓之所在一样,成为了一个未解之谜。

    在此,我记载下一首东方的诗歌:

    哎~哎~呦啊~哈~

    嘿呦!

    一起个哈腰,

    嘿呦!

    起来个了喂,

    嘿呦!

    哎嘿,嘿呦!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