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完全自主制造,大规模装备的弗朗机炮也是出自于葡萄牙。
大明与西方国家的交往之中,与葡萄牙的关系最为密切,双方了解更多、合作和相互影响得更多。
可惜葡萄牙只是“上个版本真神”,“两个牙”相互争斗,十七世纪的属于初代日不落西班牙帝国的时代。当然,花无百日红,西班牙也在走下坡路,下个版本英法正在崛起。
大明仿制的红夷大炮,由于缺铜,采用通体铸钢,性能上不如西方原装的“铁芯铜体”加农炮。
这完全是资源的差距,不是依靠工匠的高超技术就可以弥补。就比如手搓原子弹的公式,就写在物理学课本上,但黄饼和供给离心机的大量电力,却是大部分国家都无法搞到的。
所以,为了能有便宜好用的大炮,该进口的还得进口,这就是国际贸易的魅力:资源优势互补。
火药上,西方采用的颗粒火药,也已经与大明的粉末火药拉开了差距。虽然大明已经开始仿制这种药饼、药粒,但因为是手搓的,形状大小不能保证一致,又会产生别的问题;再加上成本,所以没能普及开来。
这就是廉价发达手工业的弊端:大明人太多了,百姓太勤劳了,甚至到了扼杀机械的地步。
“螺旋式水车”“水力锻锤”、多锭纺纱车等,西方在机械方面确实超越了大明太多,那些复杂到让人看一眼就觉得头晕的奇奇怪怪的钟表,就是最好的佐证。他们在机械方面的研究甚至有些邪典化了,就差把“差分机”给造出来了。
西方的工匠、车床、火器等,都是大明迫切所需的,这一部分是民间贸易所不能及的。东西方自由贸易,还是以大明卖货、西方输入银子为主,所以需要更深入的合作。
由于皇帝对西洋人的高看,导致原本只是朝廷边缘人的西学派变得炙手可热。士大夫鄙视商人,但谁都知道商人有钱,其中最最有钱的还要数大海商。
皇帝最高指示要跟这群番鬼做生意,可以预见的一个庞大市场即将崛起,这可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啊,参一手话语权都能飙升不少,过一手满嘴油花!
至于传统朝贡国,双方都处一个文化圈,几百上千年的交情,双方知根知底,能够合作的项目就比较少了。
比如暹罗的大象,大明也就看个乐呵,喂养大象太费粮食了,不可能作为双方大规模贸易的商品的;香料等物也不是必需品,这部分让民间去做好了,朝廷要是做,很可能会弄砸,搞得又要用发霉胡椒来发俸禄了。
当然,也不是完全没有可交易的东西,东南亚的粮食、木材对大明来说还是很有用的,日本的特色火器,大明也可以考虑引进。
日本浪人混成了郑芝龙等海盗的中坚力量,朱由检也考虑过雇佣日本人来帮忙打仗。毕竟日本的物资更加匮乏,在没有天灾的情况下都能将人饿死,他们的人命更加的不值钱。但思虑再三,还是没敢提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