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你不是卫鞅,我也不是嬴渠梁(2 / 3)

不过他们大都也是不支持毕自严的,谁家没有些个隐田隐奴啊?看他这架势,真有点吓人。每逢改革,那些个文臣不好拿捏,最后出血的还不是他们这些武勋?!

    然而就在大部分勋贵都在观望的时候,英国公张维贤却进场了,在众人惊诧的目光下,他出列,站在一大群文臣之间行礼道:“陛下,臣以为毕尚书所言极是,国家兵事糜烂,正是因为财用不足,若不行变法,则大明危矣!”

    “哇,你又来?!”朱由检有些无奈地看着这老哥。

    然而张维贤却似乎是会错了意,还冲着皇帝眨巴眼睛,好像在说:“陛下,臣做得不错吧?臣支持陛下变法了哦。”

    “臣以为毕尚书之策可行。”协理京营戎政王在晋,居然选择了站队毕自严。

    接下来就是站队时间了,户部左右侍郎、十三清吏司郎中等选择支持毕自严,不管毕自严本人是怎么想的,但在大部分户部官员看来,这确实是一个争权夺利的大好时机。原本六部以吏部为首,如今户部未尝没有翻身的机会。

    然而即使如此,朝堂上也形成了差异极大的场面。表态的官员各自出列,支持毕自严的只有不到三十人,但是反对他的却超过了百人,剩下的一百多人还在观望:有的是不想掺和,有的则是准备看皇帝的眼色行事。因为今天是年后的第一场朝会,虽然参加的人比较多,足有三百多人。

    毕自严将最后的希望投注在了皇帝的身上。面对毕自严殷切期盼的眼神,朱由检却有些无奈。

    毕自严的改革总体上是对皇帝对国家有利的,至于后面怕朝廷耍无赖克扣皇帝零花钱朱由检也想到了解决的办法。既然内外合并,那么监管当然也要合并,到时候派亲军卫蹲在各大太仓库守着,每次朝廷税收到账就把自己的分红给提走就行了。

    所以朱由检打算支持毕自严改革,但要他这个皇帝带头冲锋是不可能的,这种事情沾上了就是一身骚。他其实看不到毕自严改革成功的希望,不过就算失败,多少应该也能有点效果的。财政问题是真拖不得啊!拖欠军饷,那些当兵的是真的会造反的啊!

    朱由检犹豫了许久,最终还是开口了:“朕年岁尚浅,自皇兄手中接过大明江山,深悉肩负众任,于是时常心怀忧惧。幸得众正盈朝,朕诸位忠臣鼎力辅佐,方能垂拱而治。

    毕尚书所奏改革之策,朕细思之下,觉颇有几分道理。常言道,国遇困局,循旧制难以维继,自当思变,此乃常理。

    然满朝文武多有反对之声,朕亦不能不察。唉,朕实乃愚钝,竟不知该从何人之言。依稀记得,朝廷每逢大事难决,可行廷议之制,着各署遣员面议,投票定夺,便如当年‘俺答封贡’一事,诸位以为如何?”

    “毕自严啊,我也只能帮你到这里了啊。”朱由检心中微叹,“你不是卫鞅,我也不是嬴渠梁啊。”

    五个内阁大学士,有四个反对,如果走票拟流程,那绝对是走不通的。

   &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