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评论(2 / 5)

    或许再过十几年,这个曲子就成了无数人的童年回忆。

    不论是写小说还是配乐,这些一件件事积累起来,都就是构成他以后逼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单纯好的配乐没什么,嵌入到经典影视剧中成为情怀,那可就不得了了。

    于是,陈麟风果断答应,“我肯定没意见,能多出一份力,我高兴还来不及呢,具体的您跟我爸他们谈就行了。”

    余生明高兴道,“好孩子,你余叔肯定给你个好价钱,不会辱没了你的曲子的。”

    陈麟风补充道,“余叔,这个曲子还有其他乐器的版本,你有空可以都听听,不过它最佳的效果还是得多种乐器配合,我就没法给您演示了。”

    “没事,后续咱们可以多找些乐手都尝试尝试,不着急。”

    10月底,文汇报刊登了一篇名为天才作家的处女秀,80后登上历史舞台的报道,拉开了一轮媒体报道《生死簿》的序幕。

    小说引发的销售热潮不仅影响了读者和报社,也触动了一些文学评论家。

    “一个中学生,在他仅十二岁的时候,就为我们献上了一个无比精彩的故事。

    双强智斗的戏码让人看的激情澎湃,种种脑洞大开的设定让人眼前一亮,科幻的世界设定体现了一个少年人对未来的畅想,而这畅想又极具现实合理性。

    我无法对这样一个故事挑什么毛病,考虑到它是一个十二岁少年的处女座,它可以说是完美的。”

    “以下包含大量剧透,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