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这也是长期抗战带来的影响,若不是汪逆投敌,小鬼子怕是现在就已经撑不住了!
趁着搬开路障的时机,吴老三与手下将汉子与独轮车拉开:“不要命了,为这么点谷子,值得吗?”
“家里婆娘病了,就靠这些稻谷换些药,否则恐怕撑不过这个月了”汉子声音沙哑,已然是一副涕泪纵横的模样。
吴老三背过身:“等太君晋城你再进去。”
可他没注意到,汉子的藏在乱发下的目光却是盯着那辆被护送进城的卡车,卡车上的医护兵袖标相当醒目。
“怎么会?”汉子皱眉低头,这与情报明显不符。
日寇的押送队伍进入城内,汉子这才重新扶起独轮车,缓缓进城,只是没人注意到,这独轮车的把手比一般的要粗上几圈。
推车来到城东,将一路的警卫情况记载心里,汉子转过街角,便隐入小巷。
甲第巷第三处小弄的第二间院门前,汉子缓缓放下独轮车把手,依旧佝偻着身体,重重敲了一下门,等过几秒,又敲了三下。
门内这才传来微弱的声音:“谁?”
“城南送粮的。”
“奇变偶不变。”
“黄河鲤鱼面。”
“几个人?”
“一个!”
大门缓缓打开,竟是一名中年妇人,粗布麻衣腰戴围裙:“辛苦了,进来吧。”
汉子用力推着独轮车,五包大米数百斤的重量,竟没人怀疑一个跛子能不能推得动。
将独轮车停在院里,汉子扛起大米:“厨房在哪?”
妇人指了指右侧的偏房:“放那吧,这么多米,是要来一个小队吗?”
汉子依旧一瘸一拐地走着:“去年的军饷,还有今年的经费,有一包是精米。”
说着,他已经将第二包大米打开,里面还有一包盐:“等戒严结束,会有人继续送的。”
汉子又从左边的渡轮车把手拆开,露出一长条叮当作响的布袋,里面竟然全是银洋。
右边的把手也被拆开,里面竟然是一把枪!
他就这么水灵灵的运到了这个小县城,打开检查了一下后,汉子重新用油纸包裹,来到后院的水井旁,将枪捆在绳子上,缓缓下放。
“大人,可是有重要任务?”妇人开始洗米,准备生火做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