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高,比麻布还贵。
知名宦官蔡伦在八十年前发明了树皮混麻的‘蔡侯纸’工艺,这就大大降低了成本,而且在桓帝时期就已经完全普及天下了——拓印熹平石经的那些士人就是用的蔡侯纸。
虽然这种树皮纸比较粗糙,容易破损,不便于手工书写,但无论如何,它是成本低廉可以快速进行大批量制造的纸。
而且此时已经有了竹木浆纸,这是蜀地工匠们在蔡伦的基础上改良后的结果。
整体造纸方式差别不大,只是竹木浆的破碎和浸泡工艺更细致,这种技术在黄河以南基本也已经传遍了,筛滤都已经改进成了非常细的丝线滤网,纸张平整性和韧性都挺好。
青州也有造纸工坊,而且还不少。
造纸作坊其实是青州当初大搞淫祀留下的,这年头各种神龛庙宇才是用纸大户,符篆和祭祀纸在青州本就很流行,纸张其实是不缺的,工坊随时都能重新开工大量造纸。
刘备让贾穆负责造纸。
张飞的艺术学院会负责刻各种书的木雕版。
陈封为人严谨,负责用雕版印刷书籍。
这条生产线就这么草率的确定了,这不是新发明,刘备只是把本来就有的东西组合一下,如果申请专利那也只能算实用新型……
至于过程中他们要怎么改进,这就看手下的了。
甩手掌柜嘛……主要是刘备懂的技术确实也不多,他只会尊重技术人员,主打一个舍得出钱。
张飞也是没想到,这玩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