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多,很多山民都认识常见草药,能带药为束脩,并且有西河亭户口作保,便可进医学。
这年头学医还是很有地位的,因为学医必须先学文,这不仅是正经进学识文断字,而且还能学门手艺。
医学以药材为束脩,山民们也负担得起。
为了进医学,西河亭的人轰动了,许多太行首领连夜进了山,把藏在山里的少年和女孩都带了出来。
顺便也将更多的山民迁到了西河亭附近居住。
来此坐馆的医者其实不多,大多也只是些名气不大的行医。
但无所谓,至少西河亭医学的名头很快就会打出去。
在一个冬天之后,西河亭响起了读书声,为这无人管束之地补上了最后一块太平之音。
那些刚来西河亭医馆的医者,对很多情况都不太习惯。
比如各种各样的卫生要求,以及先授课后坐馆的实习要求。
先授课,自然是为了让秀娘判断此人的水平。
而卫生要求,自然是刘备提出来的。
医馆平时消耗最大的物资并不是药材,而是木柴——用来烧开水以及蒸煮纱布消毒。
好在刘备有钱……这也算是给了西河亭的人一个衍生产业。
木柴和药材都能卖入医馆,虽说收购价格不高,但西河亭的人是在帮医馆里那些当学徒的自家孩子干活,也没那么计较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