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你们一家子这么晚过来,是有什么事吗?”赵正开口问道。
郑春梅点点头,“是的赵叔,我们今天过来,是,是想问你借粮食,上次您不是说了,要用我家土地房屋作抵吗?”
“我回去跟我老婆婆商量了一下,她也同意了,你看,都是同村的邻居,借粮的时间能不能长一点,利息低一点?”
周家老太皱了皱眉,这才明白郑寡妇一家子是上门来借粮食的,倒也没说什么,赵正在村子里做的事情她都知道,人人都夸赞。
乡里乡亲的有什么困难帮衬一下倒也没什么,能落个好名声,但她还是小声提醒赵正:“三儿,做好事要量力,旱灾过去了,可是这雪灾比旱灾还厉害嘞。”
两年旱灾,村子里没谁饿死,结果雪没下两天,村子里前前后后就有几户人家被冻死了。
更要命的是,旱灾连着雪灾,不给老百姓喘息的机会。
这场雪要不是有赵正帮衬,年前还不知死多少人。
“我心里有数。”赵正拍了拍老太太的手背,旋即看着李家老太,“李家嫂子,你是当家的,你说借多少,我拿的出来就借,我要是拿不出来.......你也别怪我!”
“我要十斤粟米和二十个蜂窝煤成么?”李家老太说道:“借一年,到时候还你十......十二斤粟米,二十四个蜂窝煤!”
此话一出,赵正笑了,“那借不了。”
郑春梅都无语了,好年景都九出十三归,借一还二,你借一年利息就两斤粟米四个蜂窝煤?
傻子才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