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5章 不一定是宣德炉(3 / 5)

p; “明代亲王墓镇墓俑,”陈阳指着文官俑手中的笏板,声音中带着一丝兴奋,“你们看这笏板的形状,上宽下窄,边缘做了圆弧处理,这种形制只在正统到成化年间短暂流行过,前后不超过三十年。”

    他的手指在照片上方轻轻划过,“而且最关键的是,文官俑的朝珠数量是一百零八颗,这代表着至少是郡王级别的规格。”

    陈阳停顿了一下,眼中闪过专业的光芒,“看这彩绘的层次感,朱砂和石青的搭配,还有金粉描边的技法,都保存得异常完好。”

    审胖子在旁边想说什么,抬头看看老刘、马三和刘强正盯着陈阳看着,到嘴边的话又咽回去了,这个陈阳,话真多!

    陈阳凑近照片,又仔细观察了一遍木材的纹理,“从木材的老化程度和这种特殊的虫蛀痕迹来判断,应该是天顺年左右的作品,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了。”最后,他的目光落在武将俑的盔甲细节上,“保存如此完整的镇墓俑,真是少见。”

    “陈老板,喜欢?”老刘在旁边笑呵呵的看着陈阳问道。

    陈阳微微楞了一下,之后顺手就将照片扔到了木箱中间,“东西虽好,但是没有市场,不要!”

    第五张照片映入眼帘,陈阳顿觉呼吸一滞,瞬间好像被一只无形的手扼住了喉咙。

    那是一件精美绝伦的鎏金熏炉,它呈长方形,棱角分明,却又在细节处巧妙地过渡为圆润的弧线,直口向上;弧形的腹部饱满而庄重,让人联想到盛唐时期的丰腴之美;高高的圈足向外舒展,如同撑起整个天地的支柱,稳固而有力。

    明鎏金龙凤纹铜熏炉,开封博物馆藏

    炉身通体覆盖着一层厚厚的鎏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