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个技术活儿。首先得看作画的材质真伪,绢本还是纸本,年代对不对得上。”
说着,陈阳张开手掌数着手指,“这些要是都对上了,还不能认定。然后还要研究作者的习惯,比如用笔的力度、行笔的速度、墨色的浓淡变化,这些都是每个画家独有的特征,就像指纹一样。”
“还有画风,”陈阳转过身看着方大海,“同一个画家在不同时期的画风也会有变化,年轻时可能工笔精细,年老了可能更偏向写意。”
“这些细微的差别,没有十几年的功夫根本看不出来。”
陈阳又深深地抽了一口烟,“但最重要的,还是藏印和题跋。这就像是字画的身份证一样,告诉你这幅画经过了哪些人的手,在历史上有过什么样的传承轨迹。”
“你看那些著名的古画,比如《清明上河图》,上面有多少历代皇帝和收藏家的印章?每一枚印章都代表着这幅画的一段历史。”
陈阳的声音带着一丝兴奋,“而且这些印章本身也是有年代特征的,印泥的成分、印章的材质、雕刻的技法,都能帮助我们判断真伪。”
方大海点点头,“我艹!搞得这么复杂,那要是鉴定一幅什么都没有的字画,不得猴年马月,我儿子都穿警服了!”
“是啊,”陈阳听到方大海这么说,无奈的苦笑着要哟阿头,“可不是么?”
“这里还有题跋,古代的文人墨客喜欢在名画上留下自己的感悟,这些题跋往往记录了画作的流传过程,甚至包含了一些我们现在不知道的历史信息。”
“而且,”陈阳继续说道,“每个朝代的题跋风格也不一样,用词、书法、甚至纸张都有区别。”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