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9章 珐琅双绝(5 / 7)

    这些被挑中的素胎,还得再经历一次更为严格的筛选,只有那些真正达到了“白玉无瑕”般完美地步的,才能最终被送到宫里的珐琅作,接受下一步的精工细琢。毕竟,珐琅瓷的灵魂在于那绚丽夺目的釉色,而这釉色的载体,便是这轻薄细腻的素胎。

    若是胎质不够精细,出现了砂眼或是颜色不均,那后期的彩绘再好也是白搭,这可是关乎天子颜面的大事,半点马虎不得。如此层层筛选,每一个素胎都可谓是千里挑一的精品,承载着匠人的心血与皇家的期许。

    然后,再由珐琅作的专业画师,在素胎上绘制所需的珐琅彩图案,这一步骤更是考验着画师们的心性与技艺。每一位画师面对不足 20 厘米的瓷胎,都如同面对一场精神上的拷问,手中的画笔轻若鸿毛,却又重若千钧。

    那些栩栩如生的花草,婀娜多姿的鸟兽,都需要画师们屏气凝神,一笔一画都不敢有丝毫懈怠。更为艰难的是,在这方寸之间还要提笔题诗,笔锋游走间既要保持字迹的清晰优美,又不能破坏整体画面的和谐,这对画师们的修为要求之高,堪称苛刻。

    每一件珐琅瓷的诞生,都像是一场多位艺术家的默契配合。有擅长勾勒轮廓的画师,负责打造整体框架;有专精花鸟的匠人,为作品注入灵动生机;还有书法大家,在画面上题写诗词,为作品增添文人雅趣。这些画师们各司其职,却又相互配合,一件作品往往要经过七八位甚至更多画师之手才能完成。

    然而,这种多人协作的创作方式,也让珐琅瓷的成功率变得极其低下。

    若是其中某位画师手抖了一下,或是颜料调配出现了一丝偏差,亦或是火候掌握不当,这件倾注了众人心血的作品就只能忍痛废弃。

    正因如此,一件珐琅瓷从开始到完成,往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