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1章 这家伙谁真懂!(5 / 6)

犀利的光芒,“那能说明的问题可多了,安德森先生。有时候最基础的知识,往往能揭示最深层次的秘密。”他的声音不疾不徐,却带着一种让人无法忽视的自信。

    “我们来看这幅油画,简单点说,五十年代的油画颜料,由于受限天然矿物材料等成分方面原因,这时期的颜料容易开裂。”陈阳指尖轻轻划过画布表面,却没有真正触碰,“颜料中的亚麻油与空气接触后氧化速度不均匀,表层干得快而内层干得慢,这种不均匀干燥过程产生的内部应力,就是导致开裂的主要原因。”

    他环视四周,确保每个人都在认真听他讲解,“而且当时的颜料遮盖力不足,色彩鲜艳度也无法与现代相比。钴蓝的粒径普遍在 40 微米以上,比现代颜料粗糙得多。”

    陈阳继续道:“因此在 1956 年,荷兰 TalenS 厂首创管装颜料真空脱泡技术,目的就是减少开裂。这项技术通过抽真空方式去除颜料中的气泡,让颜料质地更均匀,减少干燥过程中的应力变化。实验显示,这种处理后的颜料开裂率降低了约 37%。”

    他拍了拍手,引起众人更多注意,“有意思的是,TalenS 当时的主要竞争对手 WindSOr & NeWtOn 直到 1962 年才掌握类似技术,这导致两家公司的产品在那个时期有着显著差异,成为鉴定年代的重要标志之一。”

    “而此时抽象表现主义者在作画时,需反复堆砌颜料,来弥补遮盖力不足,这样更加大了颜料开裂的风险。”陈阳模仿着绘画动作,手腕灵活地在空中舞动。

    “他们通常要堆积四到五层颜料才能达到理想效果,每一层之间需要足够干燥时间,但艺术家的创作冲动往往让他们无法等待,导致下层未干就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