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迈着从容的步子向画走去,边走边与高唯中娓娓道来。
“高厅,说起这位夏昶啊,”陈阳的声音中带着几分追忆,“他的故事可是相当有趣。他原本姓朱,字仲昭,是江苏昆山人。生在明朝永乐十三年,那可是个文人雅士辈出的黄金时代啊!”
陈阳的目光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您可知道,他在画竹之前,曾经在竹林中住了整整三年?就是为了参透竹子的神韵。”
“这位大师啊,”陈阳继续说道,声音中充满敬意,“一开始是跟着王绂学画,后来又融会了吴镇、倪瓒的画法。他最厉害的地方,就是把那种法度谨严的楷书笔意融入到画中。”
“您看这画作,气态多么安闲,韵度是何等翩翩!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他创造出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既雅致又不失烟火气,让达官贵人和寻常百姓都能欣赏。”
两人缓步走到画前,陈阳的眼神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说起他的成就啊,那可真是了不得!他画的墨竹,在当时可是被称为天下第一呢!不光是在咱们国内,连海外都传遍了。您想想,一幅画作一出,那些朝鲜、日本、暹罗的商人们,那叫一个争着抢着要买啊!”
陈阳轻轻一笑,“当时有句话,叫'夏卿一个竹,西凉十锭金',这可不是随便说说的。”
陈阳的手指轻轻指向画作,眼神中充满了陶醉,“您瞧瞧这画工,多么讲究!夏昶画竹最讲究的就是气韵,讲究一气呵成,绝不重复落笔。您看这山石,都是用斧劈皴法,大笔侧锋一挥而就,从头到尾,气脉相连,活灵活现!”
高唯中听得入神,只见陈阳指着画上的竹子,继续解说道:“再看这幅《孤峰晴翠图》,您瞧这竹叶,多么生动!纷纷披散,一笔落下就成型了。这用笔多么有力道,又显得那么潇洒清雅。您看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