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永远供奉,乾隆六年春月谷旦。”
西藏博物馆的一对乾隆五年唐英制缠枝莲纹觚式花瓶,腹部如意头形开光内自右向左排列书写九行青花楷体供养铭文,即:“养心殿总监造、钦命督理江西陶政监管江南淮、宿、海三关暨江西九江、湖口、大孤塘等关税课、 内务府庆丰司员外郎兼佐领加五级沈阳唐英敬制五供全分,虔献东直门外坝北长店村二道街东口观音大士殿前永远供奉。大清乾隆五年十月朔日。”
西藏馆藏
沪上博物馆藏一件,腹部开光铭文和西藏博物馆的一模一样。
还有一件在港城,藏于港城中文大学文物馆,是1919年被发现的,其腹部开光处青花楷书:“养心殿总监造。钦命督理江西陶政,兼管江南淮、宿、海三关暨江西九江湖口大孤塘等关税课,内务府庆丰司员外郎兼佐领加五级,沈阳唐英敬制五供全份,虔敬东直门外坝北长店村二道街西口地藏王菩萨殿前永远供奉,大清乾隆五年一月朔日。”
作为乾隆六年款唐英制青花缠枝莲纹五供的一部分,还有一对烛台,烛台现如今安静地陈列在米国的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内,以其秀美的造型和深邃的青花色泽吸引着无数参观者驻足凝视;
唐英制乾隆六年款青花缠枝莲纹烛台 英国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藏
而同样出自这套五供的香炉却没那么幸运,它因部分器型的残损曾经一度被忽略,但在经历精心整修后,于2009年重新面世,并在京城保利艺术品拍卖会上轰动全场,斩获了令人咋舌的851.2万元高价,成为古瓷收藏界津津乐道的传奇之一。
清乾隆六年 唐英制青花缠枝莲纹五供之香炉(残)
眼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