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8章 烛台,寓意不好!(2 / 7)

领导好奇地问道。

    “老领导,你来看,”说着话,陈阳将烛台递到了老领导面前,老领导示意陈阳稍等一下,从旁边拿起了老花镜。

    “整件整件烛台,胎体厚重,采用分段拼接成型法,台座外底中间有涩圈,为装烧时用支柱垫烧所致,涩圈和足端处可见火石红痕。”陈阳手里拿着烛台跟老领导讲了起来,“这是永乐时期的特点。”

    底部

    随着陈阳的介绍,老领导戴着老花镜,边听陈阳分析边看着。

    陈阳指着烛台的底部继续说道:“您再看这台座外底中间的涩圈,这是因为烧制的时候,需要用支柱垫烧,所以留下了这样的痕迹。您再看涩圈和足端处,还能看到火石红痕,这也是永乐时期瓷器的特点。”

    “之后我们看工艺,”陈阳指着烛台内底的三个小圆孔说道:“您看这烛台内底的三个小圆孔,呈品字形分布,这是因为在烧制过程中,烛插里部的釉流动,将小孔封闭,形成了这样的形态。”

    “还有这烛台的釉面,”陈阳指着烛台表面说道,“白釉肥厚莹润,青花发色浓重艳丽,有明显的晕散和铁结晶斑,迎光侧视,或者用手触摸,都能感觉到表面凹凸不平,这也是使用‘苏麻离青’料的典型特征,这都是明永乐青花的特点。”

    老领导一边听着陈阳的讲解,一边不住地点头,显然对陈阳的分析十分赞赏。

    再看这烛台的纹饰,自上而下,共装饰了十层纹饰,各层纹饰之间以弦纹相隔。烛插部分装饰有蕉叶纹、回纹和变形莲瓣纹,支柱上装饰锦纹,下饰缠枝菊纹;台座平台内侧凹面装饰海水波涛纹,外周装饰变形莲瓣纹,外壁八面则分别装饰着折枝牡丹、菊花、茶花、莲花等花卉纹,从纹饰的画法上来看,也是明永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