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教授接过来瞟了一眼,不屑地摆摆手:“还是临摹品,而且临摹得还不怎么样。
现在的年轻人啊,总是想从垃圾堆里捡宝贝。”
韩云逸眉头微皱,但还是耐心地说:“张教授,您确定?这幅山水画的皴法和近代的临摹手法明显不同,而且这个纸张…”
“我研究古代文物三十年了,还能看错?”
张教授打断韩云逸的话,语气很不耐烦。
王建国看向韩云逸:“韩老板,您觉得呢?”
韩云逸沉吟片刻:“王局长,恕我直言,这两幅作品很可能是真迹。
这幅山水画从笔法、纸张、印章等方面来看,应该是明代中期的作品。
这幅字幅的书法风格和用墨技巧,也不是一般临摹者能达到的水平。”
“胡说八道!”
张教授脸色一变,“你一个开古董店的,懂什么专业知识?”
韩云逸也不生气,继续说道:“当年博物馆和图书馆在一个楼里办公,后来因为搬迁和各种变动,很多书画和图书资料混在了一起。
所以在这些旧物中现一两件真迹,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你…”
张教授被说得有些语塞。
就在两人争论不休的时候,库房门口传来脚步声。
“吵什么呢?大老远就听见了。”
一个苍老的声音传来。
众人回头一看,是一位白苍苍的老人走了进来。
王建国赶紧迎上去:“老馆长,您怎么来了?”
老人正是博物馆的前任馆长陈国强,虽然已经退休,但在文物界威望很高。
“听说有人在整理库房,我过来看看。”
陈国强走到那堆字画前,目光立刻被韩云逸刚才指出的两幅作品吸引。
老人戴上老花镜,仔细端详起来。
“这幅山水画…”
陈国强拿起那幅画,看了很久,“笔法老练,意境深远,纸张也有年代感。
从印章和题跋来看,应该是明代画家李中轩的作品。”
张教授脸色大变:“陈老,您看是不是看错了?”
陈国强又拿起那幅字幅:“这个字体…这是清代书法家王梦楼的手迹,我年轻时见过他的真迹,这个笔锋和神韵错不了。”
说完,陈国强看向韩云逸:“小伙子,你的眼光很不错啊。”
韩云逸谦虚地说:“陈老过奖了,我只是觉得这两幅作品比较特别。”
张教授的脸彻底黑了,他当然也看出这两幅是真迹,只是想通过贬低它们的价值,然后以低价收购到手。
没想到被韩云逸这么一搞,完全暴露了。
“哼,就算是真迹又怎样?年轻人不要太狂妄。”
张教授丢下这句话,灰溜溜地走了。
王建国这才明白过来,原来张教授是想占便宜。
他感激地看向韩云逸:“韩老板,多亏了您,不然我们可就上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