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军委名义,正式下达调令:陈朝阳同志卸任在朝一切职务,立即回国,先以副主任的身份主持工作,一方面让他全面锻炼,
另一方面,这也是对他此次错误的一个必要态度,同样兼装甲兵战术系主任。”
他特别看向儒雅长者,补充道:“另外,给中南局书记发个文,他是朝阳同志的老首长,带过他,了解他。
请他以个人名义,给陈朝阳去一封信。
话可以重一点,骂骂这个愣头青,信里不要光是批评,要有点老首长的温度。
既要敲打他,让他深刻认识到隐瞒不报的严重性和政治上的不成熟;
也要点拨他,告诉他组织的深意和良苦用心,告诉他新的岗位是多么重要,希望他不要背思想包袱,而是要把在朝鲜的经验教训,都变成建设真正现代化军队的砖石。
信里要让他知道,前方杀敌是功臣,后方育才同样是功臣,而且是功在千秋。让他把战场上的锐气,带到课堂上去
老首长的话,有时候比我们一纸命令更管用,更能说到他心里去。”
决议就此形成。
北平的视角,超越了单纯的愤怒和训斥,而是将这次事件置于更宏大的战略布局中,将其转化为一个期待已久的调整契机。
对陈朝阳的处理,是 “保护性调动” 和 “建设性使用”,语言各具特色,或宏大深远,或周密细致,或朴实恳切,或精准务实,最终做出了看似平淡却影响深远的决定。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