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地前,集中所有缴获及自制无线电干扰设备,对敌预设战术频率实施全频段、高强度、持续性压制。
此举一役成功使敌前沿阵地与师指、各阵地间通讯完全中断,陷入各自为战的孤立状态。
为主力突破及迂回部队调动,争取了宝贵的 “情报空白期” 。
下碣隅里之敌虽闻炮声,却因通讯瘫痪无法判断我军规模、番号、主攻方向,反应迟缓、决策混乱。
配合无线电静默与佯动,成功误导了敌战役层级判断。
综上所述,电波通讯压制非辅助手段,而是开辟 “电磁战场”、剥夺敌指挥与信息优势、为我军创造局部“单向透明”的决定性首战环节。
建议全军优先加强专业电子侦察与干扰分队建设。
二、 “击节”重于“击溃”:对战役节点的精准选择远优于对敌军兵力的简单杀伤。
面对装备、火力占绝对优势之敌,不应追求单纯歼灭其有生力量,而应精密选择其作战体系中最脆弱、最致命、且能引发系统性崩溃的关键节点进行打击。
此役,我师放弃按原令驰援柳潭里,转而抓住战机,直扑下碣隅里。
此目标选择基于:
1. 敌师级指挥部所在地,打掉即可瘫痪其整个东线指挥体系。
2. 后勤节点机场、油库、弹药库、主要物资堆积点,摧毁即可断绝柳潭里等地敌军之生存基础。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