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田野间已有早起的农人开始劳作。
前路依然荆棘密布,挑战如山。但此刻,他的目光无比坚定。火种已得,虎符在握,试点的大旗猎猎作响。
一场立足昌平、辐射华北、关乎国运的宏大试验,就在这个盛夏的清晨,正式拉开了帷幕。
两个星期的协调,华北局那200吨优质钢材的调拨单,转辗东北大地,于东北局盖章批示,在几天后便送到了陈朝阳的案头。
纸张上鲜红的大印和“鞍钢”的标识,无声诉说着这份资源的珍贵与份量。
在百废待兴的华夏大地上,这绝非战场上回收弹壳、破枪管熔铸的“再生料”,
但不可否定的是那些破铜烂铁,实实在在的在昌平南口机械厂初期的艰难时刻,解决了许多问题,比如打制些粗笨农具和低要求零件,而此次物资是鞍山钢铁厂高炉里流淌出的、成分稳定、性能可靠的正规工业“龙骨”!
其价值,在物资极度匮乏的年代,份量不用多说。
郑春秋心中更是欣喜不已。他布满油污的手指,用力点在摊开的拖拉机设计图纸上那些用红笔重重圈出的关键部位:
“陈书记!这…这是造龙骨、造脊梁的料啊!你看这里——主驱动齿轮坯料!
高负荷轴承座!底盘承重大梁!还有未来标准化流水线构想里,那些承受核心拉压的支撑架都靠这些精钢!”
“这些地方,用以前的回收料,强度不够,精度不稳,但这200吨钢铁绰绰有余了!”
陈朝阳深以为然。两人加入周慕白在县委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