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默认 第 138章 术业有专攻下(2 / 4)

铣刀的动力头正在试运行。

    钢铁的碎屑飞溅,一块经过粗加工的齿轮毛坯在刀头下缓缓转动,逐渐显露出初步的齿形轮廓。

    郑春秋和另一位专家紧紧盯着,手里拿着图纸和卡尺。

    “主轴转速不稳…进给量还得优化…但路子对了!这就是咱们自己的滚齿机雏形!”

    郑春秋的声音带着嘶哑。这简陋的设备,将是未来标准化齿轮批量化生产的“母机”。

    在专门的精加工区,几位被严格挑选出来的“精密组”成员,正利用新钢材和新制造的精密量具游标卡尺、塞规,小心翼翼地加工着第一批标准化轴承座和高精度齿轮样品。

    车间墙壁上,悬挂着巨大的《零件加工公差对照表》和《标准化工艺流程卡(试行)》,每一项操作都有明确的积分评定标准。

    钢铁的撞击声、机床的嘶鸣、砂轮的尖啸,不再是杂乱无章的噪音,而是标准化工厂骨架正在一块块锻造、拼装起来的激昂乐章。

    郑春秋的目标无比清晰:用这批宝贵的钢材和专家的智慧,为机器核心部件的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打下坚不可摧的设备与工艺基础。

    ……

    南口镇西南,弹药库旧址,一处人迹罕至、三面环山的隐蔽山坳。这里的气氛与机械厂的火热截然不同,安静得只能听到山风吹过松林的呜咽和偶尔的鸟鸣。

    陆长青带着他的航空组专家,以及卫戍团派来的一个排精干战士,如同潜入敌后的特遣队,悄无声息地在这里扎下了营盘。

    首要任务就是摸清这片土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