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二章 廷争庭辩,砥柱初盟(4 / 5)

之才智,当用于发展百工,充裕国库。二位若能摒弃成见,同心协力,一文一武,一内一外,共辅大王,则我大商或可焕发生机,抵御外侮!若继续争执不下,则社稷危矣!”

    这一番话,高屋建瓴,跳出了具体的对错之争,从国家存亡的高度,提出了一个看似不可能的合作方案。

    他将闻仲和苏妲己定位为“一文一武”、“一内一外”的辅佐力量,试图将他们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互补的合作。

    闻仲沉默了,他看着比干,又看了看神色平静的苏妲己,再想到北海征战时所见的民生凋敝和西岐的威胁,刚硬的心肠也不禁有所触动。

    他一生为国,若苏妲己之策真能强国,若比干之言真能实现……

    苏妲己也微微动容。她深知比干这是在极力弥合裂痕,为商朝寻找一线生机。与闻仲合作,固然风险巨大,但若能成功,获得的助力也是无可估量的。

    纣王见比干给出了台阶,连忙顺势而下:“王叔所言极是!太师、爱妃,皆乃孤之股肱!当此危难之际,正需尔等齐心协力!往日之事,不必再提!从今往后,太师主外,整军经武;苏娘娘……协助孤王,稳固内政,发展百工!诸位当以国事为重!”

    一场剑拔弩张的朝堂冲突,在比干的智慧和纣王的圆场下,暂时缓和了下来。但所有人都知道,裂痕已然存在,合作的基础脆弱不堪。

    闻仲对苏妲己的疑虑并未消除,苏妲己对闻仲的谨慎也不会放松。

    然而,一个由比干竭力促成的、极不稳定的“三巨头”同盟雏形,就这样在危机中诞生了。

    商朝这艘巨轮,在即将到来的惊涛骇浪中,拥有了三位风格迥异、各怀心思的舵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