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9章 可能需要冒险一下(2 / 4)

议,说出了“义不二君”

的话。

在文天祥的妹妹因为自己哥哥的事情而被受到牵连沦为元朝官婢的时候,也是他倾尽家财赎其出狱,秘密送到文天祥兄长文璧那里。

不过在长期的被软禁当中,他到后面似乎也认命了,不再反抗元朝廷,但也一直没有入朝为官,而是以教书先生的身份教授他人知识。

那时候正值元朝廷汉化,所以元朝也就默认了他在朝廷当中教授儒学。

等元成宗继位的时候,他赦免很多南宋的臣子,家铉翁就在其中,元朝廷还给他赐了号,赏赐金银给他当家资,不过家铉翁全都推辞掉了。

他在返回家乡归隐之后没几年就寿终正寝,享年八十四岁。

只不过赵鸿有一件事情不太明白,家铉翁这种忠臣是怎么成为流浪人才的。

他为什么会叛离领主赵鸿可以理解,以他的性格,如果召唤他出来的领主不是汉人,他应该会难以接受。

但就算这样,他在叛出领主之后也可以加入其他领主那里才对。

除非

除非他非常愚忠,就只认南宋这一个朝廷。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有些不太好办了,如果他只认南宋的话,那赵鸿他们这些领主对方都不认,要如何才能将他给收服?

赵鸿对此有了一些疑虑,不过如果是这一位的话,那荣清所说的要他亲自去请,就很合理了。

家铉翁是一个非常典型吃软不吃硬的人才,他被在元廷软禁的这段时间里面,虽然没有直接为元廷效力,但是还是为元朝培养了不少人才。

因为元朝虽然不让他离开城市,但是并没有亏待他。

事实上元朝对前朝的人才也没有太苛刻,所有的官员可以凭借宋朝的官职来直接换取元朝的官。

不过难免出现有一些官职降低,而且不会给他们多少实权职位。

另外在忽必烈时期,因为汉人世侯李璮叛乱,他开始猜忌手下的那些汉人官员。

这也导致了三年后元朝正式实行四等人制度,汉人是三等人,南宋的汉人是四等人,在很多方面都因为四等人制度汉人受到歧视。

甚至在完全灭了南宋之后,元朝直接废除了科举制度,入仕主要以根脚世袭制度为主,怯薛世袭占据了大量重要职务,这也导致了底层汉人官员想要晋升更加困难。

或许这也是家铉翁一生不肯接受元朝聘用的原因吧。

在想到这些之后,赵鸿对于说服家铉翁出山帮助自己有了一定的把握。

先是他是汉人,而且拥有临时召唤的技能,他是可以召唤南宋时期的君主,有这层关系在让家铉翁对他的领地有归属感不难。

其次就是根据李段现在掌握的情报来看,家铉翁之所以脱离晦明阁的时间,和夏国对樱花起国战的时间高度吻合。

恐怕他在当时应该是主张与夏国和平的。

但经过晦明阁内部的争论,结果却和他的想法背道而驰,所以她才脱离晦明阁隐居的吧。

说是隐居,其实也没有隐藏自己,就只是不再参与晦明阁的事情了。

如果以赵鸿的身份亲自前去招揽,以他的性格,应该会愿意帮助夏国的。

这是赵鸿根据现有的情报推导出来的。

当然,他也没有只听李段和荣清的情报,李段和荣清与锦衣卫是两个不同的情报组织。

虽然赵鸿当初建立的时候说是锦衣卫只管夏国内部,但其实还是有一些外部情报人员的。

荣清所说的这些和朱瞻基给他的情报能对得上,他是综合两边的情报得出的结论。

“择日不如撞日,让子文带人先进入鹿谷城当中打探情报,另外我和李段还有几名亲卫一同进入鹿谷城便可。”

“殿下,是否太过危险?”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