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归于天地(1 / 2)

丹霞山的晨露总比别处浓些,沾在共生碑的青石板上,映着初升的太阳,像撒了把碎银。陆寻拄着根桃木杖,慢慢走到碑旁的石凳坐下,腰间的邕江玉佩随着脚步轻晃,泛起淡淡的光——这几年他腿脚慢了,眼神也不如从前亮,但每天还是要到碑前坐会儿,摸一摸碑上的“天地人”三字,感受地脉里那股熟悉的暖意。

“陆爷爷!俺们采了新的艾草!”几个扎羊角辫的小孩提着竹篮跑过来,篮子里的艾草还带着露水,是他们清晨在山后采的,“您教俺们画的共生符,俺娘说贴在门上,夜里睡觉都踏实!”

陆寻笑着接过艾草,指尖轻轻拂过叶片,胸口的九星纹微微发烫——这纹路陪了他几十年,从邕江初遇到玄牝门决战,再到后来走南闯北护脉,如今虽不如当年亮,却像与他的血脉融在了一起,连地脉的细微震动都能清晰感应。“好,好孩子,把艾草晒在碑旁,能帮着聚气。”

小孩们立刻蹲在碑边,小心地把艾草摊开,嘴里还哼着当年陆寻教的童谣:“共生纹,护地脉,地脉顺,人开怀……”陆寻听着,眼里满是暖意,想起几十年前在李家坳,那个虎头虎脑的小男孩帮着挖水沟的模样,如今那些孩子也该成了护脉的好手,这传承,总算没断。

日头升到半空时,林婉儿提着个食盒走来,里面是刚炖好的小米粥,还有几块软乎乎的山药糕——这几年她常来丹霞山,帮着陆寻整理护脉笔记,也教山下的百姓探地脉、画符,活成了当年陆寻的模样。“寻哥,今天风大,别在外面坐太久,粥还热着,快趁热吃。”

陆寻接过粥碗,喝了两口,只觉得胸口有些发闷,他摆了摆手:“没事,老毛病了,歇会儿就好。阿岩呢?昆仑那边的地脉怎么样了?”

“阿岩刚传讯来,说昆仑的天珠旁又冒出新草了,守脉人还在草旁种了护脉树,以后就算雪再大,地脉也冻不透。”林婉儿坐在他身边,掏出听石符,符面映出阿岩的身影——他正带着年轻守脉人在天珠旁画符,脸上的神情,像极了当年的陆寻,“还有王胖子,说下个月要带他的小孙子来,让你教孩子认地脉呢。”

提到王胖子,陆寻忍不住笑了——那家伙还是老样子,大大咧咧的,离火珠从不离身,这些年帮着清了不少小煞隙,江南水乡的百姓提起他,都要竖大拇指。“好啊,让他来,我教孩子摸一摸地脉,知道这土地是咱们的根。”

可这天傍晚,陆寻突然觉得胸口发闷得厉害,九星纹的光芒也弱了些。林婉儿赶紧传讯给阿岩和王胖子,自己则守在他身边,用听石符探他的气息——符面的蓝光微弱,却能感应到他的气正顺着九星纹,慢慢往地脉里流。“寻哥,你再撑撑,阿岩和胖子快到了……”

陆寻摇了摇头,示意她扶自己到共生碑下:“不用急,我知道时候到了。这辈子护脉,能看到三才安、百姓乐,我已经满足了。”他靠在碑上,慢慢掏出怀里的《共生风水经》,封面已经有些磨损,里面夹着当年阿岩磨的那块石头,“这书……就交给阿岩,让他接着传下去,别忘了‘共生’的道。”

半夜时分,阿岩和王胖子匆匆赶到,王胖子手里还提着个布包,里面是他特意从江南带的桂花糕,可看到陆寻靠在碑上的模样,他眼圈一下子红了:“寻哥……你咋不等胖爷来……咱还说要一起去江南疏沟呢……”

阿岩跪在碑旁,双手接过《共生风水经》,指尖发颤:“师父,您放心,俺一定把您的话记在心里,走到哪儿都教人行护脉事,传共生道!”

陆寻看着他们,嘴角露出笑,他慢慢抬起手,摸了摸共生碑上的“天地人”三字,胸口的九星纹突然亮了——淡金色的光顺着他的指尖往碑上流,碑身的纹路也跟着亮起来,连周围的地脉都开始轻轻震动,碑旁的艾草无风自动,泛着淡淡的绿光。

“天地……归一……共生……为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