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笑,“以后探脉就用这法子,不管是北方的煞隙,还是南方的水脉,都能摸得更准。我啊,眼瞅着鬓角都白了,以后这‘看地脉’的活儿,就得靠你多担着了。”
“你才不老呢!”林婉儿皱了皱眉,却忍不住笑了——陆寻的鬓角确实添了些白发,可他站在节点旁,眼神依旧清亮,跟当年在洞庭湖湖底布逆脉阵时一样,让人踏实,“真要忙不过来,你还得帮我们掌眼呢!”
陆寻没反驳,只是伸手摸了摸腰间的玉佩——那是块邕江玉佩,青白色的玉面上刻着细小的水波纹,边缘有些磨损,是当年在邕江遇到第一波煞气时,渔民大叔送他的,这些年走南闯北,他从没摘下来过。
“你们看这玉佩。”陆寻把玉佩解下来,放在掌心,阳光透过玉面,映出里面淡淡的灵气,“当年在邕江,我就是靠它挡了第一波煞,才明白地脉和人是‘共生’的——它护了我,我后来护地脉,这就是缘分。”
他顿了顿,又把玉佩系回腰间,玉面贴着腰腹,暖暖的:“这玉佩是我的起点,也是咱们护脉路的见证——从几个人,到现在这么多护脉人,从洞庭湖到昆仑山,咱们走过来了,以后的路,也得靠你们接着走。”
刚说到这儿,玄清道长的弟子匆匆跑上来,手里拿着张星象图,脸色有点白:“陆长老!林姑娘!玄清道长在归墟谷传讯,玄牝门的缝隙又扩了些,煞气比刚才浓了,还冒出些细小的煞丝,怕是要引煞物出来!”
众人脸色微变,阿岩立刻握紧手里的《共生风水经》:“师父,俺跟你们去!俺能帮着画共生符,还能探地脉!”王胖子也撸起袖子,离火珠的青焰烧得更旺:“走!胖爷早等着了!正好让阿岩练练手,看看这书没白学!”
陆寻点点头,看向林婉儿,她已经收起听石符,符面的蓝光正对着归墟谷的方向:“我再探探,煞气虽浓,但没到之前煞王的程度,咱们去了,用共生符加九星感应,应该能压住。”
众人往归墟谷赶,路上的风越来越急,却吹不散队伍的士气。陆寻走在中间,腰间的邕江玉佩随着脚步轻轻晃动,胸口的九星纹也微微发烫——他知道,护脉路没有终点,破军星还会动,煞气还会冒,但只要有阿岩这样的弟子,有林婉儿这样的伙伴,有无数愿意护着地脉过日子的百姓,这路就能一直走下去。
归墟谷的方向越来越近,远处的天空泛着淡黑的光,玄牝门的煞气正往这边飘。陆寻摸了摸腰间的玉佩,心里踏实——从邕江开始,到现在,再到以后,这“共生”的诺,会一直传下去,这护脉的路,也会一直走下去。
下一章,他们就要在归墟谷再次面对玄牝门的煞气,阿岩的第一次实战、林婉儿的九星感应,都将迎来考验,而邕江玉佩里藏着的微弱灵气,或许还会在关键时刻帮上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