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山河重整(3 / 3)

她往泉眼边放了块刻石“灵”

字的木牌,“让弟子们别往水里乱扔东西,这泉眼可是蜀山的命脉。”

王胖子被几个小道士围着问东问西,他得意地掏出离火珠:“想看胖爷表演喷火不?这火能烤肉还能炼丹,厉害着呐!”

说着就往火堆里扔了块红薯,青蓝色的火焰围着红薯转了圈,很快就飘出香甜的气味,“以后你们谁想吃烤红薯,找胖爷准没错!”

陆寻站在蜀山之巅,望着九州方向。

共生纹让他清晰感知到各处的修复进展:黄河水清见底,华山缺口渐合,洛阳烟火重燃,蜀山草木葱茏。

三颗镇龙珠的光芒在天际连成稳固的三角,将祥和的气脉源源不断地送往各地:“总算告一段落了。”

他轻声感叹,护脉刀在阳光下泛着满足的嗡鸣。

下山时,百姓们正在路边的空地上搭建戏台,木匠在雕刻新的戏楼梁柱,戏班的伶人在调试琴弦,孩子们围着刚栽好的桃树追逐打闹。

陆寻路过戏台时,老木匠举着刻刀喊道:“陆先生您看这梁上的龙纹,照着您说的风水图样刻的,保准镇宅!”

陆寻笑着点头,掌心的共生纹与戏台的气脉产生共鸣。

他能感觉到这里的气场温暖而活跃,百姓的欢声笑语、工匠的凿木声、孩童的嬉闹声交织在一起,顺着地脉往龙脉深处钻,又从龙脉中带回更旺盛的生机:“这才是最好的风水。”

他对身边的林婉儿和王胖子说,“不是靠符阵强行维持,是靠人间烟火自然滋养。”

夕阳西下时,三人坐在山坡上看着重建的村庄。

炊烟袅袅升起,与山间的云雾交织成温柔的纱幔,远处的黄河如金色的丝带蜿蜒流淌,华山的轮廓在晚霞中显得格外庄严。

陆寻的共生纹轻轻闪烁,映出九州龙脉正在缓缓复苏,像沉睡的巨龙渐渐睁开眼睛:“山河重整,人心归安。”

他轻声说,眼眶有些湿润。

王胖子往嘴里灌了口二锅头,酒液顺着下巴滴在草地上,竟长出朵小小的蒲公英:“奶奶的这酒真成仙酿了!”

他指着远处的星空,“你们看那三颗最亮的星星,像不像镇龙珠?”

天枢星、嵩山方向、曲阜方向果然各有颗亮星,在夜空下遥遥相对,“以后胖爷就看着这三颗星喝酒,保准睡得香!”

林婉儿靠在陆寻肩上,听石符映出幅温暖的画面——多年后,黄河岸边绿树成荫,华山之巅香火鼎盛,洛阳城里戏声不断,蜀山之上云雾缭绕。

守脉人与百姓世代相传,守护着这份共生的约定,孩子们听着龙脉的故事长大,手中的护脉刀变成了种树的铁锹,青铜残片化作了护堤的青石:“寻哥你看,这就是未来。”

陆寻握紧她的手,掌心的共生纹与听石符的蓝光交织成温暖的光:“不是未来,是现在。”

他望着山下渐次亮起的灯火,“山河重整只是开始,守护共生的路还很长,但只要我们这样一步步走下去,总会迎来真正的天地归一。”

夜色渐深,三人的身影被月光拉得很长。

远处的镇龙珠光芒与星光交融,在九州大地上织成张无形的守护网,网住了人间烟火,也网住了龙脉生机。

陆寻知道,这场跨越数卷的守护之战并未结束,只是换了种更温柔的方式延续——在田埂上的脚步里,在屋檐下的炊烟中,在百姓们的笑脸上,在每颗守护着共生约定的心里。

山河重整,生机渐起,而守脉人的故事,将在这片重获新生的土地上永远流传,直到龙脉与人间的共生之约,化作天地间最温暖的永恒。

hai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