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岱庙承脉(3 / 4)

接着泰山的地脉核心,石碑一歪就镇不住煞气,必须立刻复位加固。”

他让王胖子用离火珠烘烤碑座,青焰将湿气烘干,让石碑能牢牢嵌在石槽里。

王胖子边烤边嘟囔:“奶奶的这破石碑比蒙山的龟形碑还沉!”

他往石槽里撒了把铜屑和朱砂,“胖爷这招叫‘金石镇煞’,铜属金,朱砂属火,金火相生专克阴煞!”

后生们合力将石碑推回原位,石槽里的护脉糊立刻将缝隙填满,黑气瞬间被锁在里面,周围的枯黄草叶竟泛起了绿意。

老周摸着碑身上的纹路,眼里满是感慨:“这碑传了三十多代人,当年我爷爷就是靠它在乱世中守住了泰山气脉。”

他教小郑辨认碑座的凹槽,“你看这九个凹槽要对准九宫方位,槽里填的艾草灰每月一换,才能保证煞气不渗漏,这些老规矩可不能忘。”

小郑认真地记着,还用树枝在地上画出九宫图。

傍晚的岱庙笼罩在夕阳中,红墙黄瓦被镀上一层金辉。

陆寻站在天贶殿前的露台上眺望,通脉佩的光芒与壁画的金光交织成网,将整个岱庙笼罩其中。

共生纹感应到地下的煞气余孽已被镇压,气脉如黄河奔涌般循环不息,从岱庙流向岱顶,再从山脚回流,形成完美的闭环:“这才是泰山应有的气脉格局。”

他望着远处的十八盘,香客的身影如蝼蚁般渺小,“守护泰山不能只靠阵法,更要引导香客尊重自然,人、山、脉和谐共生才是长久之道。”

林婉儿的听石符在掌心亮得柔和,符面映出泰山气脉与守脉人气息的共鸣——老周的沉稳如泰山主峰,小郑的灵动如山间溪流,后生们的朝气如破土新苗,都与不同的气脉节点完美契合:“寻哥你看!

他们的气息和泰山气脉融在一起了!”

她指着符面上流动的光带,“血珠说这是‘人山合脉’,只有守脉人真正成为山的一部分,才能守住这五岳之尊的气脉。”

王胖子往香炉里添了些松脂,离火珠的光芒与殿内的香火交织成暖金色:“奶奶的这才叫真正的镇山守脉!”

他看着小郑在老周指导下给无字碑换艾草灰,“老的带小的,新的学老的,就像这泰山的松柏,一辈传一辈,永远长青!”

他往陆寻身边凑了凑,“说真的寻哥,这泰山的气脉够稳,守脉人也靠谱,咱们以后不用老惦记这儿了。”

陆寻望着露台上练习感应气脉的年轻身影,他们闭着眼将手掌贴在石刻上,脸上满是专注的神情。

老周在一旁轻声指点,时不时调整他们的手势,夕阳将两人的影子投在地面,像幅传承的剪影:“守护本就该这样。”

他轻声说,“我们铺路,他们前行,泰山的气脉才能永远磅礴,永远鲜活。”

离开岱庙时,守脉人们举着灯笼送了他们很远。

灯光在碑林间蜿蜒,照亮了一块块古老的石碑,与天上的星光交相辉映。

陆寻回头望了眼夜色中的天贶殿,殿顶的琉璃瓦在月光下泛着青光,与通脉佩的光芒遥相呼应:“这里的守护稳了。”

他往曲阜方向望去,“下一站去孔庙,那里的文脉连着泰山的地脉,也该去看看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小郑突然追上来,手里捧着块打磨光滑的泰山石,上面用朱砂画着简单的护脉符:“陆先生,这个送您。”

少年脸上带着腼腆的笑,“老周伯说这是‘镇宅石’,带着它就知道泰山的气脉永远护着您。”

石块入手温润,还带着山间的清凉气息。

陆寻接过泰山石,往他手里塞了枚听石符碎片:“这个你留着,遇到气脉异动就捏碎它,我们能立刻感应到。”

他拍了拍少年的肩膀,“好好跟着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