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苗寨承脉(3 / 4)

他往火堆里添了些艾草和苍术,“胖爷这招叫‘烟熏净煞法’,能把洞口的瘴气都赶走!”

青烟顺着石门的缝隙往里钻,很快就从洞顶的气孔冒出,带着股清新的草木香。

马老爹看着陆寻描绘符文,眼里满是感慨:“这石门的符文还是我爷爷那辈描过的,多少年没这么亮过了。”

他教阿虎辨认符文的含义,“你看这‘祖’字纹要粗,‘灵’字纹要细,粗镇细养,气脉才能生生不息。”

阿虎认真地记着,还用树枝在地上临摹,阿朵和姑娘们则在一旁编织装灵脉石的锦囊。

傍晚的苗寨燃起篝火,铜鼓坪上挤满了人。

马老爹敲响巨大的铜鼓,咚咚的鼓声在山谷中回荡,后生们吹着芦笙,姑娘们跳起了踩堂舞,银饰在火光中闪耀,出清脆的响声。

陆寻坐在篝火旁,看着马老爹将新打制的银符分给各家各户,银符接触到气脉的瞬间纷纷亮起,与铜鼓的声浪产生共鸣:“这‘铜鼓聚气阵’总算恢复威力了。”

他望着寨心升起的气脉光柱,“鼓声震煞气,银符聚灵气,歌舞通人脉,苗寨的护脉之道果然与众不同。”

林婉儿的听石符在掌心亮得柔和,符面映出苗寨气脉网的全貌——以铜鼓坪为中心,银符为节点,吊脚楼为脉络,将整个雷公山的气脉连接在一起,与远处的梵净山地脉遥相呼应:“寻哥你看!

所有气脉都活过来了!”

她指着符面上跳动的光点,“血珠说这是‘银脉生辉’的景象,只有苗寨的银脉术与自然气脉完美融合,才能出现这样的奇观。”

王胖子跟着后生们学吹芦笙,虽然吹得不成调,但离火珠的光芒却与铜鼓的声浪同步起伏:“奶奶的这铜鼓真神奇!”

他往火堆里添了块松脂,“胖爷能感觉到气脉随着鼓声在跳,比中原的阵法热闹多了!”

马老爹笑着递给他个银制的护符:“胖兄弟带上这个,气脉会更顺,吹芦笙也能好听些。”

引得众人一阵笑。

年轻的守脉人们围着篝火练习银脉术的基础手势,阿虎学得最认真,他的指尖能引动微弱的气脉,让银符出淡淡的光芒。

马老爹在一旁指点,时不时纠正他的手势:“气要沉在丹田,意要随着指动,银符是手的延伸,心到了,气脉自然就通了。”

阿朵和姑娘们则将驱瘴草装进锦囊,挂在每户的门楣上,形成道无形的护脉屏障。

陆寻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涌起股暖流。

他从怀中取出块温润的玉佩,这是用三珠本源碎片融合的“通脉佩”

,上面刻着苗寨特有的螺旋纹:“这玉佩送给阿虎。”

他将玉佩放在少年手心,“里面注入了些三珠紫气,能帮你更快感应气脉,记住,护脉不仅靠技艺,更靠心诚。”

玉佩接触到阿虎掌心的瞬间,少年身上的银饰同时亮起,与铜鼓的声浪产生强烈共鸣。

马老爹让阿虎给陆寻行“苗家大礼”

,少年双手合十弯腰鞠躬,动作标准而恭敬:“多谢陆先生!

阿虎定会学好护脉术,守住苗寨的气脉!”

他将玉佩贴身戴好,眼里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以后我会像马老爹一样,教更多年轻人引脉术,让苗寨的护脉法代代相传。”

夜色渐深,篝火的光芒在山谷中摇曳,与天上的星光交相辉映。

陆寻站在铜鼓坪上,望着苗寨的气脉光柱与月光交织成网,将整个雷公山笼罩其中。

共生纹感应到地下的瘴气煞已被彻底清除,气脉如活水般循环流动,与远处的武陵山脉气脉遥相呼应:“这里的守护稳了。”

他望着寨民们渐入梦乡的吊脚楼,“苗寨的银脉术与自然相融,才是最长久的护脉之道。”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