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婉儿激动地喊道,听石符射出蓝光,引导着红色气流与能量球融合。
红色气流融入能量球的瞬间,天珠与地脉的紫气突然加旋转,三股紫气在球内形成个稳固的三角。
金、黄、红三色光芒交织成网,散出股更加磅礴的生机,整个孔庙的文脉之气都被这股力量牵引,在空中形成个巨大的“文”
字:“三股紫气终于汇聚了!”
孔老夫子激动得热泪盈眶,“先祖的预言实现了!”
陆寻握紧融合后的紫气能量球,能感觉到其中蕴含的天地人三才之力。
天珠的湛蓝、地脉的土黄、人珠的绯红在球内完美交融,散出的光芒将整个曲阜城笼罩,城中的文脉之气与龙脉气脉产生强烈共鸣,形成个巨大的能量循环:“这才是鸿蒙紫气的真正形态。”
他轻声说,共生纹在掌心出耀眼的光芒,与能量球完全同步。
晶体核心在失去丝煞后彻底碎裂,化作无数金色的光点融入孔庙的地砖之下。
大殿内的灰雾完全消散,阳光透过窗棂洒在盘龙柱上,柱子上的龙纹仿佛活了过来,在光芒中轻轻游动:“煞气源头清除了。”
王胖子收起离火珠,军大衣上沾着淡淡的金光,“奶奶的这儒家文脉真够厉害,连胖爷的火都自愧不如!”
孔老夫子往陆寻手里塞了块玉佩,玉佩上刻着孔子周游列国的图案:“这是孔家祖传的‘文脉佩’,能增强紫气与文脉之气的共鸣。”
他指着能量球,“三股紫气虽然汇聚,但还需要磨合,封堵天地缝隙时才能挥最大威力。”
他往供桌上的典籍指,“这些典籍能辅助紫气磨合,先生可带回研读。”
学子们纷纷上前,往陆寻手里塞自己的读书笔记:“先生带上我的吧!
里面有我对《易经》的注解!”
“先生看看我的,这是研究文脉气脉的心得!”
孩子们的脸上带着真诚的笑容,捧着书本的手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
陆寻一一接过,将书籍小心收好:“这些都会成为最珍贵的守护之力。”
他往孔庙外走去,紫气能量球在掌心散着温暖的光,“有了这三股紫气,我们就能找到天地缝隙,将域外煞气彻底挡在外面。”
共生纹感应到天地间的气脉网正在生变化,三股紫气像三颗定海神针,让原本有些紊乱的气脉渐渐稳定下来。
离开孔庙时,曲阜城的百姓都聚集在街道两旁,捧着书籍和文房四宝前来送行。
有的献上自己手抄的论语,有的送上精心雕刻的笔筒,还有的孩童献上自己写的“紫气东来”
四字书法:“先生一定要平安回来!”
百姓们齐声喊道,声音在街道上回荡,带着股众志成城的力量。
陆寻站在泗水河畔,望着手中的紫气能量球。
三股紫气在球内缓缓流转,已经从最初的泾渭分明变得渐渐交融,像杯恰到好处的清茶,三种滋味完美融合:“还需要最后的磨合。”
他对身边的林婉儿和王胖子说,“但我们已经有了封堵缝隙的资本。”
他往北方的天际望去,那里的客星虽然依旧存在,但光芒已经黯淡了许多,显然感受到了紫气的威胁。
林婉儿的听石符映出幅壮阔的景象——九州龙脉的气脉网中,天、地、人三族的紫气如三颗星辰闪耀,将无数细小的煞气节点牢牢锁定。
天地缝隙的位置在符面中央隐约显现,像道细小的裂缝,灰黑色的煞气正从裂缝中缓慢渗出:“血珠说天地缝隙在不周山方向!”
她指着符面的裂缝,“那里是上古天柱断裂的地方,气脉最薄弱,所以才会被域外煞气找到。”
王胖子往泗水河里扔了块石头,水花溅起的瞬间被紫气染上淡淡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