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一举两得。”
林婉儿的听石符突然出柔和的红光,符面映出蜀山的景象——清风子道长带着弟子们在镇龙顶补种松树,每棵树下都埋着小块龙息草根茎,玄机子道长在一旁指点,偶尔与少林来的武僧说笑,佛光与道韵在山间交织成网:“血珠说蜀山和少林在合编护脉图谱,把佛道的法子融在一起,以后守脉人学起来更方便。”
她往陆寻身边靠了靠,“住持大师说下个月要来开封,跟咱们商量成立‘守脉学堂’的事,教孩子们识龙脉、辨煞气。”
广场上突然传来欢呼声,陆寻和林婉儿走到窗边,只见王胖子正用离火珠在地上画圈,青蓝色的火焰在圈中凝成个小小的龙形,孩子们围着拍手叫好。
一个虎头虎脑的小男孩举着块鹅卵石问:“胖叔叔,这石头能养龙脉吗?我爹说河边捡的石头最有灵性!”
“算你小子有眼光!”
王胖子把石头拿过来,用火焰在上面轻轻一燎,石头表面竟浮现出淡淡的水纹,“看到没?这是玉带石,埋在屋前能聚财气,埋在屋后能挡煞气,记住了吗?”
他把石头还给男孩,又从布袋里掏出颗离火珠碎片,“这个送你玩,遇到不对劲的东西就用它照照。”
陆寻笑着摇摇头,转身往卷宗走去:“胖子倒是会教孩子。”
他翻开标注“江南”
的卷宗,里面夹着几张渔民画的水脉图,图上用红笔标着鱼群聚集的位置,旁边写着“龙息草长势好的地方鱼最多”
,“浔江的渔民把护脉渔歌改成了童谣,教孩子们传唱,血珠说这样能让人脉气脉更旺。”
林婉儿指着图上的一处漩涡:“李大娘说这里布了‘鱼跃龙门’局,用七块青石在江底摆阵,既能聚鱼,又能分流洪水,今年汛期都没淹到码头。”
她往符面的江南区域指,“听石符能‘听’到渔歌的调子,跟龙脉气脉的频率特别合,唱得越热闹,水脉越稳。”
正午时分,龙亭的钟声敲响,守脉人们陆续来汇报工作。
负责中原区域的守脉人带来新收的徒弟,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背着半旧的罗盘,见到陆寻就紧张得脸红:“陆、陆先生,我叫小石头,以后跟周叔学认龙脉。”
他从怀里掏出块打磨光滑的玉石,“这是俺家传的护脉石,娘说戴着能安心。”
陆寻接过玉石,指尖刚接触就感觉到温润的气脉,玉石里竟有丝微弱的共生纹气息:“是块好石头。”
他在玉石上轻轻一点,注入丝紫气,“以后用心学,守脉人不看本事大小,看心诚不诚。”
少年捧着玉石连连点头,眼睛里闪着兴奋的光。
王胖子带着孩子们在广场上吃饭,粗瓷碗里盛着杂粮饭和炖菜,离火珠在一旁温着陶罐,里面飘出肉香:“小石头快来吃饭!
胖爷这罐红烧肉可是加了龙息草炖的,补气血!”
他往少年碗里夹了块肉,“以后跟着胖爷学控火,保证你半个月就能用离火珠烤肉!”
林婉儿和几位女眷在偏殿包饺子,面团里掺了龙息草粉,翠绿的饺子在沸水里翻滚,像一群小元宝:“寻哥说饺子形如元宝,煮在锅里像龙脉气脉流转,吃了能聚气。”
她往锅里撒了把葱花,“等下给小石头端一碗,让他暖暖身子,以后跟着咱们跑山路,得有好体力。”
午后的阳光暖洋洋的,陆寻带着小石头在龙亭周围巡查。
走到碑林时,少年指着一块刻着《青乌子相地经》的石碑问:“先生,龙脉真的有灵性吗?它会疼吗?”
陆寻蹲下身,指着石碑旁的小草:“你看这草长在石碑缝里,石碑连着地脉,草能长这么好,就是龙脉在滋养它。”
他往地上的蚂蚁窝指,“蚂蚁搬家会避开煞气重的地方,它们比人更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