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陆寻收回手,掌心的共生纹泛着温暖的光:“大师过奖了,是佛法与龙气相辅相成。”
他望着恢复清明的地脉,突然明白过来,“佛护众生,龙亦众生,所以佛与龙能一起护脉?”
“正是。”
住持大师指着远处的嵩山主峰,“龙脉滋养万物,佛法守护生灵,本就没有分别。”
他往陆寻手里塞了本手抄的《护生经》,“这经书上记载了如何用佛法调和龙脉气脉,施主收下吧。”
经书的封面用金线绣着龙纹与卍字符号,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武僧们这时都围了过来,他们捧着刚采摘的山果,非要塞给陆寻三人:“施主尝尝,这是龙脉滋养的果子,吃了能清心健体。”
为的武僧往陆寻手里塞了串佛珠,“这佛珠用嵩山降龙木做的,能辟邪镇煞,施主带着吧。”
中午在禅房用斋时,住持大师亲自给陆寻倒茶:“施主可知,少林建寺之初,便是为了守护嵩山龙脉。”
他往窗外的少室山指,“老祖宗留下遗训,佛不入红尘,但龙脉若危,佛法必护之。”
他放下茶杯,眼神变得悠远,“这些年看到施主为护脉奔波,贫衲便知,护脉之路从无门派之分。”
陆寻喝着禅茶,能感觉到茶里蕴含的淡淡龙气与佛光,顺着喉咙往下流,与体内的共生纹产生共鸣:“大师说得对。”
他放下茶杯,“茅山的道术,巫祝的祭祀,渔民的渔歌,还有少林的佛法,看似不同,其实都在做同一件事——守护天地生灵。”
他往塔林的方向看,金色的佛光与湛蓝的龙气在山间交织成网,“这才是护脉的真谛。”
林婉儿的听石符映出幅温暖的画面——九州各地的守护力量正在汇聚:茅山道士用风水术调和地脉,黄帝陵巫祝用祭祀沟通龙脉,浔江渔民的渔歌引动水脉,少林武僧的佛号净化煞气,他们的气脉虽然不同,却都在为守护龙脉努力:“寻哥你看,大家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护脉!”
她往住持大师手里递过听石符碎片,“这个能感应龙脉气脉,以后嵩山有异动,我们就能赶来。”
王胖子啃着素饼,离火珠在他掌心转着圈:“胖爷算看明白了,不管是道家符阵,还是佛家经文,能护脉就是好本事!”
他往住持大师竖了竖大拇指,“以后胖爷遇到搞不定的煞气,就来请大师帮忙,咱们佛道联手,天下无敌!”
住持大师笑着点头,念珠转动的度加快:“贫衲这就命弟子将‘罗汉镇煞阵’的图谱抄录下来,送给施主。”
他往陆寻手里塞了张羊皮卷,“这阵与施主的风水术结合,净化煞气的效果能增倍,以后守护其他龙脉或许用得上。”
下午离开时,武僧们在山门前列队相送,口中念着祈福的佛号。
住持大师亲自送到牌坊下,双手合十行礼:“陆施主,护脉之路漫长,贫衲送你八个字——‘佛道同源,护脉一心’。”
他往山下指,“嵩山的龙脉气脉会永远与施主的共生纹相连,若遇危难,只需呼唤,地珠必应。”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陆寻回礼道谢,护脉刀在阳光下泛着金红色的光:“大师放心,我定会记住‘护脉无分道佛,皆为天地’的道理。”
他往塔林的方向看,金色的佛光正在山间缓缓流动,与地脉气脉形成温暖的循环,“少林的梵音,会永远留在龙脉的记忆里。”
下山的路上,山风带着淡淡的檀香,与地脉的龙气交织成温暖的气流。
林婉儿哼着浔江的渔歌,听石符的蓝光与空中的佛光相映成趣:“寻哥你看,渔歌和梵音其实很像,都能安抚龙脉。”
她往远处的村庄指,炊烟与佛光交织成网,“以后我们可以把不同的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