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蜀道龙鸣(1 / 3)

西安城墙的轮廓在晨雾中渐渐模糊,陆寻踩着结霜的官道往西南走,护脉刀在掌心泛着淡淡的金光。

三枚玺印在怀里随着脚步轻轻跳动,定岳玺的金光顺着指尖往泥土里钻,在路面上画出断断续续的金线,线尽头的秦岭山脉与大巴山交界处,正飘着金红色的气脉,像给连绵的山峦系了条彩带:“这是蜀地龙脉的气脉。”

他往气脉最盛的方向拐,护脉刀突然轻轻震颤,“比秦岭的气脉更活跃,看来蜀地的守脉人把龙脉护得不错。”

林婉儿的听石符在耳垂后悠悠跳动,符面映出的地脉记忆里,蜀道的石板路上印着无数个马蹄形的印记。

印记里残留着淡淡的龙气,与西安钟楼铜钟的纹路味道相同,沿着古道往深处延伸,在块断裂的牌坊前汇成个小小的漩涡:“是蜀地守脉人的‘踏龙蹄’。”

她往牌坊方向指,山形纹渗出的血珠在掌心凝成片金红色的鳞甲,“血珠说蜀地守脉人擅长用战马护脉,这些蹄印是他们留下的护脉阵,比我们的‘踏龙步’范围更广。”

卓玛的转经筒转得愈轻快,筒壁的经文与蜀道的气脉交织,在石板路上织出张细密的光网。

望过之处,路边的野花纷纷绽放,露出下面刻着的梵文,与布达拉宫的经文相同:“家师说过蜀地龙脉与藏地龙脉相连,气脉相通。”

她往牌坊方向走,转经筒的金光落在野花上,花瓣瞬间染上金红色,“这些花是龙脉的晴雨表,花开得越盛,龙脉气脉越足,看来蜀地确实太平了不少。”

三人走到牌坊前时,正看到个穿草鞋的汉子往石缝里塞青铜残片。

他的粗布短褂上沾着泥土,腰间别着把弯刀,刀鞘上的“守”

字与西安钟楼的纹路完全吻合:“是蜀地守脉人。”

陆寻往汉子身边走,护脉刀轻轻颤动,“看这手法,是用残片修补护脉阵。”

汉子听到脚步声猛地回头,弯刀瞬间出鞘,刀光里带着淡淡的金红色气脉:“你们是何人?”

他往陆寻三人身上打量,目光在护脉刀和转经筒上停留片刻,突然收刀行礼,“原来是持玺人!

小的是蜀地守脉人领李山,奉命在此守护蜀道龙脉。”

他往石缝里又塞了块残片,“最近这牌坊总往下掉石头,里面的煞气比往常重了三成。”

林婉儿的听石符突然出阵蓝光,符面映出的地脉记忆里,牌坊下埋着个巨大的青铜鼎。

鼎里飘着金红色的气脉,与九条龙脉的气脉相连,鼎身刻着的“蜀”

字正在慢慢变暗:“是上古守脉人立的镇龙鼎。”

她往牌坊地基指,山形纹渗出的血珠在地上凝成个小鼎的形状,“血珠说这鼎是蜀地龙脉的根基,现在鼎身的纹路在褪色,是煞气在侵蚀鼎身。”

卓玛往牌坊上扔了串佛珠,珠子在坊檐上连成道光网,暂时挡住了往下掉的碎石:“家师说镇龙鼎与龙脉气脉相连,鼎身褪色说明龙脉气脉在流失。”

她往蜀道深处看,转经筒的金光在远处的山峦间画出个红点,“煞气源头在那边的剑门关,那里的守脉人估计出事了。”

李山往剑门关方向看,眉头皱得更紧了:“李大哥他们半个月前就该回来报信了,现在连个影子都没有。”

他往陆寻手里塞了块地图,“这是蜀地龙脉布防图,剑门关是最关键的节点,那里的镇龙柱要是被煞气侵蚀,整个蜀地龙脉气脉都会倒流。”

陆寻展开地图,护脉刀往图上的剑门关划,刀身映出幅模糊的画面——剑门关的镇龙柱上缠着无数黑红色的虫子,正是蚀龙虫的成虫,虫群组成的“煞”

字正在慢慢变亮,与血阳教主黑袍的纹路相同:“是血阳老狗的余孽!”

他往剑门关方向冲,“这些虫子比秦岭的更厉害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