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某生物科技研究所。
高等级实验室内,一名老教授穿戴着防护服。
在两名助理的协同下,正在对切片上的细胞结构进行研究。
加入专用试剂,分离机分离,再泡入特质的电解水中静待十二小时。
结束后用牛奶内的乳蛋白,小心翼翼的对其表面进行清洗,最终带着样品进入到漆黑一片的观测室里,对得到的结果进行拍摄。
这样的程序,自打他们科研小组开始此项研究后,已经重复了不知道多少次。
但每一次的结果,都以失败告终,唯一能够得到的结论就是。
送来的样品里,包含庞杂繁多的DNA信息。
换句话说,这份样品里塞满了各色各样的“人”,且根据详细检验,DNA年龄段都不超过十二岁。
观测室外,顾教授坐在椅子上,累的已经打起了盹,为了这个项目他们组已经连续一周没怎么合过眼了。
只因为上级要求,务必要在最短时间内破解这份药剂的内部结构,得到其分子方程式。
只有这样,才能够开展下一步研究工作,进入真正的实验实践阶段。
所以,这第一步的工作,至关重要。
半小时后,观测室的门被打开,两名助理从里头走出来的同时,顾教授也从稍作休息中睁开眼睛。
“结果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