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火味都没有。
也是正常,这么偏的地方,谁来烧香啊。
这一路上他也见过不少寺庙道观,可基本都变成景点收门票了。
这种还活着的老实道观,倒是头回遇上,心里有点好奇。
他一步步走上台阶,推门进去。
院子里,一个十五六岁的小道士正扫着落叶,抬头看见他,轻轻点了下头。
阮晨光打声招呼:“小师父,你们观里就你一个人?”
小道士说:“还有师傅呢。
你是来拜神的吗?”
阮晨光笑着说:“不是,路过顺脚进来瞅一眼。
我能四处转转吗?”
“随便看,没人管你。”
小道士耸耸肩。
别看道观小,几百年的岁月压下来,自有一股子安静的味儿。
石板长满了绿苔,老树盘根错节,墙上爬着黑的藤蔓,脚下每一块砖都透着旧气,走着挺舒坦。
阮晨光一边逛一边和小道士聊起来。
原来这儿是清微派留下的一个小据点,平日里就师徒俩守着。
山路不通,也就附近几个老乡逢年过节来上柱香,香火稀薄得很。
小道士整天闷在这山上,想找个人说句话都难。
今天好不容易来了个外人,立马打开了话匣子,噼里啪啦说个不停。
这时,后院走出个老头儿,头胡子花白,瞧着得有八九十了,但脚步稳当,眼睛亮堂堂的。
阮晨光赶忙拱手:“老神仙,您好。”
老道人点点头:“施主远道而来吧?”
“对,看您这儿清净又古朴,就进来瞧瞧,没打扰您清修吧?”
老道一笑:“不妨事,不妨事。
想看看就随便看。
要是饿了,午饭快好了,留下吃一口也没问题。”
阮晨光连忙摆手:“谢谢好意,我不吃了。
我这胃口太大,专爱吃肉,您这儿肯定供不起一头牛一头羊让我造。”
老道一听乐了,挥挥手,小道士转身跑开,不多时端来两杯茶。
两人坐在老槐树下的石桌旁,一人一杯,慢慢喝上了。
一通聊天下来,阮晨光现这老头儿懂的东西不少,越聊越有兴趣。
反过来,老道也越来越觉得不对劲——这位施主说起话来,句句带着修行的根本理法,有些见解连他都闻所未闻,听得直拍大腿。
刚开始他还当阮晨光是个普通过客,随便陪着聊聊。
可越听越坐不住,最后干脆把对方当成同道前辈,甚至是高人指点。
慢慢地,老道的态度变了,语气恭敬了不少,像个学生一样,不断提问请教。
阮晨光也不藏着,知道的全说了。
要论修炼这事儿,如今世上,他是唯一真正练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