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六、路线(2 / 3)

北美新神 赶紧吃 2260 字 17天前

则给众人复述了一下之前的情况。

    大概就是之前韦恩知道的那些。

    女仆离开会客厅之后,韦恩就一边初步总结,一边开始抛砖引玉:

    “目前的情况大概就是这样了,对方虽然也不是本地人,但是在芝加哥里大概率还有同伙。目前能确定的一个调查方向,是寻找这里的‘地下铁路’组织。

    “除此之外,大家还有什么其它想法吗?”

    韦恩自己倒是还有一些其它的想法,

    不过既然都开侦探社了嘛,总还是要群策群力的,不然光靠韦恩他们几个人,以后可没法开分矿。

    伊妮莎在试着把贴在信纸上的“单词”们都给揭下来:

    “从纸质和油墨上看,这些纸片的来源估计是同一份报纸,或者是同一家报纸相对临近的几份或者几期。

    “如果能找到对应的报纸,或许我们能知道他们明确开始想要赎金的时间或者经过的地点。但是这应该是之前他们那边的报纸,芝加哥不一定有,而且对现在找人也意义不大。

    “不过类似这样‘隐藏笔迹’的行为,或许在暗示勒索信制作者的笔迹有可能被他们认出来,会不会就是那位小姐在帮助他们?”

    韦恩想了想,“不能排除这样的可能性。不过那位礼仪老师也有可能这么做,又或者是他们家里的哪个成员或者仆人。”

    琳娜也在那边拿着信封在看,点了点头,“看上边的地址和备注的费用,信件就是在当地寄出去的。”

    虽然早在殖民地时期就开始有了邮政系统,但美利加目前还没有所谓的“邮票”,寄信都是邮局在分拣的时候根据送达的地址备注上所需的费用,然后由收件人支付。

    报纸的派送价格都相对低廉一些。

    所以这个年代日常信件往来量比较大的人群,除了商人、地主们之外,剩下的通常都集中在各级政府、各类学府、以及国会议员们之中——他们的信件会有人代收,或者是被豁免收件费用。

    不过据说温莎那边似乎已经开始了邮政改革,计划要推行类似邮票之类的寄信人预付费制度,按照此时的惯例,美利加一般会跟进相关的制度,但是通常还要晚几年。

    然后琳娜又把信封凑近了嗅嗅,“寄信人用的墨水里还有淡淡的香味,不是普通墨水。经济情况应该还不错。那他们到了这边之后,住的地方应该也不会太差吧?”

    韦恩点头,他也是这么想的,但是这个线索没法单独用。

    道格听着他们的分析,也试着有样学样:

    “我看到信件里虽然写了支付赎金的时间,就在三天之后,但是却没有留下更具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