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默认 第370章 清丈土地的灾难性后果(1 / 3)

    【也就是说,这个七百万公顷,可能不是实际数据,而是存在一定夸大。】

    【而这种数据浮夸导致的结果是灾难性的。】

    【因为这意味着,一个有十亩地的农民,在官吏借你人头糊弄张居正的鞭笞下,可能在鱼鳞册上,记录的是二十亩。】

    【弹幕:隋朝就是这么没的】

    【弹幕:那官吏们为什么宁愿多报也不愿意少报呢?】

    看到这条弹幕,历朝历代的官吏们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这人怎么会如此天真呢?

    即使没有考成法的年代,劝课农桑也是官僚们的重要考核项目。

    如果辖区内粮食减产了,农民外逃了,或者是耕地数量减少了,都是要被考评为下等的。

    更不要说张居正推行考成法之后。

    少报土地数量,是损害官僚利益的。

    而多报耕地数量……可不会多报地主富户的土地,而是多报百姓的土地数量,以换取当地士绅的支持。

    士绅们少叫的税,其中还可以抽取一部分作为给官僚的报酬。

    【而这个农民必然要按二十亩交税,哪怕他名下,其实根本没有这么多土地。】

    明朝末期的百姓们看着天幕上的视频,终于明白了,为何他们每年需要缴纳的赋税越来越多。

    原来都是官老爷们干的好事!

    天启皇帝朱由校放下手中的刨子和木料,叹了口气。

    他又何尝不知道这些呢?

    可他又能做些什么呢?

    不过是任用魏忠贤这样的宦官,与文官们互相撕咬,派遣内侍到南方征收矿税,勉强维持着大明朝这艘破船,摇摇晃晃地前行,不要一朝崩溃罢了。

    其他朝代的皇帝也并没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因为这件事明朝有,难道他们的国朝就没有了吗?

    【同样另一边,田连阡陌的大地主会贿赂官吏。】

    【比如当时的浙江海盐,就出现了许多贿赂官吏少记的情况。】

    【海盐县志记载:“水涯草堑,尽山虚号。古冢荒塍,悉从实税。力足行贿。智足营好。移东就西。假此托彼。甚则有来尝加骂之面,而图扇人夜颖尺积子,昏菅私容遂使数亩之家,出愈增而田愈窄焉。”】

    张居正看着这些,只感觉头脑发昏。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